林芝市第一小学2023年度部门整体
绩效评价报告
我们接受贵单位委托,对林芝市第一小学(以下简称:“第一小学”)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本级财政预算资金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第一小学对建立健全内部内控制度、提供的会计资料和相关材料证明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承担责任。依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20〕7号)、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以及《林芝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23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工作通知》(林财预〔2024〕11号)相关要求,结合第一小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了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社会调查、检查、函证、询问、计算、分析性复核等评价程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机构设置情况
第一小学设有党总支、校长办、校工会、党政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教研室、教信办、总务处、稳安办、财务室、膳食中心、各教研组内设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第一小学在册在职教工115人,在校学生1407人。
1.年度总体工作
(一)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为辖区学龄人口提供平等的入学教育机会,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运行工作机制,规范开展组织活动,规范管理党员发展,强化意识形态引领,筑牢党风廉政防线。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依法保障教师各项权益。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加强小学劳动教育,落实相关资助政策。
(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严格落实教育工作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六)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严格落实“校财局管、集中核算”,经费使用透明性。
2.重点工作任务
(一)强化政治建设,构建双培养机制,选树先进典型,加强学习培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开展日常德育常规工作。
(二)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开展校本培训,语文、数学、藏文三个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在组内开展不少于2次的校本培训;开展“学思行微教研”活动,与2023年度教师“一考三评”工作相结合,组织听课小组,争取在7月放假前完成课堂考核工作;构建书香校园。通过组织低年级看绘本听故事比赛中年级作文大赛和中高年级的读书活动,将本活动引向深入:同时借“2023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认知。
(三)完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分层布置作业,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完成作业,学校实施“有针对性、分层设计与布置作业”,对一科一辅采取分层选择布置;创新作业形式,激趣增效;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制度落地;将学校“双减”与“五项管理”工作举措告知家长,要求家校联手,共同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四)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力度,本年度培训内容:PowerPoint和Authoware 两种课件制作软件培训,“双师课堂”应用培训,教室电教设备使用的培训,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和“林芝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应用培训及使用推广,并定期验收。
1.预算批复情况
2023年第一小学年初预算批复数5,213.03万元,综合调整调剂数额为399.34万元,调整后全年预算金额为4,868.2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4,857.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10.68万元。
2.决算情况
2023年第一小学决算数为4,813.6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517.74万元、项目支出295.92万元。
1.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 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20〕7号)部署的要求,以预算资金为主线,梳理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目标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内容,综合分析部门的管理效率,落实部门预算主体责任,提高部门资金、资产等资源统筹配置能力;以战略目标和职责目标为基础,综合评价部门履职结果,反映财政资金支出结果,提升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2.评价对象和范围
本次评价对象为林芝市第一小学,预算资金4,868.28万元。评价时间范围:2023 年1月1日至 2023 年12月31日。
(二)评价依据、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
(5)《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
(6)《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20〕7号)
(7)《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藏财预字〔2018〕89号)
(8)《西藏自治区预算缋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藏财预〔2018〕174号)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评价原则
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执行。
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做到指标科学、标准客观、权重合理、数据准确、资料可靠、程序规范、评价公正,绩效评价报告要内容完整、依据充分、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指标与支出目标具有直接的联系,评价结果能够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3.评价方法
为确保评价过程、结论的科学与准确性,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及部门特点,评价工作中主要采用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和其他评价方法等,以充分采集和核实评价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得出评价结论。
4.评价标准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主要为:
(1)计划标准,本次评价中部分产出指标采用计划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计划标准来源于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部门重点工作任务计划。
(2)历史标准,在本次评价中部分效益指标采用历史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历史标准来源于以前年度相关数据统计。
(3)行业标准。本次评价将第一小学履职目标要求作为行业标准参考。
(4)其他标准。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认可的其他标准。本次评价中决策及过程指标采用其他标准。
5.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评价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 号)要求为基础,构建“以部门规划、运行成本、基础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共性指标评价部门管理效率,以履职效能、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对象满意等个性指标评价部门履职结果”的评价体系框架。
绩效评价结果量化为百分制综合评分,并按照综合评分进行分级。综合评分为 90 分(含)以上的为“优”, 75分(含)至 90 分的为“良”,60 分(含)至 75分的为“中”,60分以下的为“差”。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为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和形成报告三个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
(1)成立工作组。在明确委托方要求后,组建工作组,明确工作组内的任务分工。
(2)编制工作方案。编制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对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及相关附件等作出具体规定。工作方案将报委托方审阅征求意见,并进行调整完善。
2.评价实施阶段
(1)前期准备通知
工作组通过委托方获取项目单位联系方式,与项目单位提前沟通,下发资料清单,由项目单位进行前期资料准备。
(2)收集部门资料
为满足评价工作需要,通过邮件、电话、建立微信工作群等方式,根据需要准备资料清单,跟踪辅导被评价项目 单位准备评价所需相关资料,对遇到的疑惑,及时予以解答,为被评价项目单位能够提供出满足评价需要的资料提供辅导支持。
(3)资料收集及审核反馈
工作组将依据资料收集清单对资料进 行形式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存在重大缺项漏项的资料予以退回,并反馈原因,辅导被评价项目单位补充完善。
(4)非现场评价
主要对被评价项目提交的评价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统计和评分,在审核过程中对于存有疑义的问题,我们会与相关单位充分沟通,对于对评价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存疑事项,也将进行现场检查或勘察。
(5)综合评价分析
根据所收集的基础资料,结合现场核实的有关情况,整理出绩效评价所需的基本资料和数据。按照评价实施方案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基础数据,对评价项目的总体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形成评价结论。
3.报告撰写阶段
在前期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工作组对项目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经公司内部审核后,递交委托方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成形成报告终稿。
表3-1 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指标评分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得分率 |
投入 |
15 |
10.00 |
80.00% |
过程 |
49 |
43.00 |
87.76% |
产出 |
16 |
15.76 |
98.50% |
效果 |
20 |
15.55 |
77.75 |
绩效评价得分:84.31分综合评价结果等级:良 |
从目标设定、预算配置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5分,总得分10分。
表4-1项目投入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投入 |
15 |
目标设定 |
绩效目标合法合规合理性 |
1 |
1 |
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责的相符性 |
1 |
1 |
|||
绩效指标清晰量化程度 |
1 |
1 |
|||
绩效目标与年度任务对应性 |
1 |
1 |
|||
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匹配性 |
2 |
0 |
|||
预算配置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3 |
0 |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3 |
3 |
|||
重点支出安排率 |
3 |
3 |
|||
合计 |
15 |
12 |
1.目标设定情况
(1)绩效目标合法合规合理性
第一小学设定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满分1分,实际得分1分。
(2)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责的相符性
第一小学设定的绩效目标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满分1分,实际得分1分。
(3)绩效指标清晰量化程度
第一小学设定的绩效目标指标可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满分1分,实际得1分。
(4)绩效目标与年度任务对应性
第一小学设定的绩效目标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和计划数相对应,符合年度工作计划。满分1分,实际得分1分。
(5)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匹配性
第一小学2023年初设定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与本年度年初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满分2分,得2分。
2.预算配置情况
(1)在职人员控制率
2023年第一小学实际在职人数115人,编制数112个,在职人员控制率为102.68%。满分3分,实际得分0分。
(2)“三公经费”变动率
第一小学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0.25万元,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0.44万元,“三公经费”变动率为-43.18%。满分3分,实际得分3分。
(3)重点支出安排率
第一小学将12个预算支出大于50万(含)的项目列为重点项目,重点项目预算4,467.85万元,总预算4,868.28万元,重点项目安排率为91.77%。满分3分,实际得分3分。
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49分,总得分43分。
表4-2项目过程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过程 |
49 |
预算执行 |
预算完成率 |
11 |
11 |
预算调整率 |
2 |
1 |
|||
结转结余率 |
6 |
6 |
|||
结转结余变动率 |
1 |
1 |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2 |
1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2 |
1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3 |
3 |
|||
预算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3 |
3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5 |
5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
2 |
2 |
|||
基础信息完善性 |
2 |
2 |
|||
资产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3 |
2 |
||
资产管理安全性 |
5 |
3 |
|||
固定资产利用率 |
2 |
2 |
|||
合计 |
49 |
43 |
1.预算执行情况
(1)预算完成率
《部门预算批复表》中《收支预算总表》的预算数总额为4,868.28万元;《部门决算报表》中《收入支出决算总表》的决算数为4,813.66万元;预算完成率为98.88%。满分11分,实际得分11分。
(2)预算调整率
《部门预算批复表》中《收支预算总表》的年初算数5,213.03万元,依据林芝市财政局《关于调整下达2022年教育经费经费预算指标的通知》林财科教指〔2022〕95号,《关于调整教育教学激励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林财科教指〔2023〕66号、《关于下达2023年市直单位周转房维修资金预算指标通知》林财经指〔2023〕63号、《关于下达2023年本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经费预算指标的通知》林财科教指〔2023〕33号、《关于调整下达2022年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林财科教指〔2022〕91号、《关于下达2023年五好学生奖励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林财科教指〔2023〕124号、《关于下达百佳基层党建示范点奖励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林财行指〔2023〕107号等文件,综合调减预算指标金额为344.75万元,调整后全年预算金额为4,868.28万元。预算调整率为7.08%,满分2分,实际得分1分。
(4)结转结余率
第一小学2023年结转结余54.62万元,结转结余率为1.12%,满分6分,实际得分6分。
(5)结转结余变动率
第一小学2023年结转结余54.62万元.上期无结转结余,结转结余变动率无法计算。满分1分,实际得分1分。
(6)公用经费控制率
第一小学2023年实际支出公用经费322.49万元,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322.49万元,公用经费控制率100%。满分2分,实际得分1分。
(7)“三公经费 ”控制率
2023年第一小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金额为0.25万元,“三公经费”预算安排金额为0.25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100%。满分2分,实际得分1分。
(8)政府采购执行率
第一小学2023年本年无政府采购项目,满分3分,实际得分3分。
2.预算管理情况
(1)管理制度健全性
第一小学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提供的财务室管理制度中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公务接待制度、教学研究制度、采购验收制度等、会计核算制度等主要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健全、完整,满分3分,实际得分3分。
(2)资金使用合规性
经检查,第一小学使用预算资金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资金的拨付审批程序和手续完整;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资金使用与批复用途一致;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满分5分,实际得分5分。
(3)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第一小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林芝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2023年预算信息,2023年决算尚未批复,暂未公开。满分2分,实际得分得2分。
(4)基础信息完善性
经抽查,业务附件资料真实完整,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准确。满分2分,实际得分得2分。
3.资产管理情况
(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
第一小学资产管理制度未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最低入账标准。满分3分,实际得分2分。
(2)资产管理安全性
第一小学固定资产卡片未填写设备名称导致无法确定资产进行抽查盘点;部分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满分5分,实际得分3分。
(3)固定资产利用率
查阅固定资产卡片、国有资产报告,第一小学固定资产总额为2,770.26万元,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为2,770.26万元,固定资产利用率为100%。满分2分,实际得分得2分。
从部门整体产出情况的职责履行方面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16分,总得分15.76分。
表4-3部门产出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产出 |
16 |
职责履行 |
实际完成率 |
4 |
3.92 |
完成及时率 |
4 |
3.92 |
|||
质量达标率 |
4 |
3.92 |
|||
重点工作办结率 |
4 |
4.00 |
|||
合计 |
16 |
15.76 |
1.职责履行情况
(1)实际完成率
第一小学2023年计划完成项目数为51个,实际完成任务数为50个,实际完成率为98.04%。本项满分4分,实际得分3.92分。
(2)完成及时率
第一小学2023年计划完成项目数为51个,截至2023年12月,实际及时完成任务数为50个,实际完成率为98.04%。本项满分4分,实际得分3.92分。
(3)质量达标率
第一小学2023年计划完成项目数为51个,截至2023年12月,部门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的工作任务数量为50个,质量达标率98.04%。本项满分4分,实际得分3.92分。
(4)重点工作办结率
第一小学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共12项,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为12项,重点工作办结率为100%。本项满分4分,实际得分4分。
从部门整体效果情况的履职效益方面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20分,总得分15.55分。
表4-4部门效果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效果 |
20 |
职责效益 |
社会效益 |
8 |
6 |
生态效益 |
7 |
5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5 |
4.55 |
|||
合计 |
20 |
15.55 |
(1)社会效益
第一小学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班级家长群,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微信、电话交流,加强家校、家长教师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治理当中来,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同时落实“双减”“课后服务5+2”要求,学校开设手工制作、乒乓球、篮球、书法、剪纸、创意画、围棋等综合实践课程。学生的合唱、舞蹈以及美术、书法、体育活动在各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满分8分,实际得分6分。
(2)可持续影响
第一小学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精品录播室1间、多功能报告厅1个,完善了教学班级教育信息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室,建设了“平安校园”监控系统,配备了每个教学班和功能室交互一体机,建设了“智慧教室”与“创客实验室”,教师上课无尘化、办公无纸化,为数字化校园奠定基础。育人环境和谐,第一小学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级“文明校园”和市级“文明校园”。满分7分,实际得分5分。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经统计,2023年第一小学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满意度为91%。满分5分,实际得分4.55分。
部门存在超编情况,2023年第一小学实际在职人数115人,编制数112个。在职人员控制率为102.68%。
1. 管理制度健全性方面:第一小学资产管理制度未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最低入账标准。
2. 资产管理安全性方面:第一小学固定资产卡片未填写设备名称,导致无法确定资产进行抽查盘点;2022年12月34日购买特色课后服务器材购置款,合同总价为231,920.00元,因会计记账方面的失误,仅支付95%合同款保留5%质保金,未平固定资产账面导致1.16万元固定资产未入账。
存在超编情况时,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确保符合国家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比如分流安置,根据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将超编人员分流到其他缺编的单位或岗位上工作,也可以结合机构改革和人员结构调整进行合理安置;严格控制新招聘,在超编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严格控制新人员的招聘,确保只出不进,逐步消化超编人员。
1.制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固定资产最低入账标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2.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盘点相关要求,对资产使用状况及时更新;3.加强闲置资产管理,及时上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划拨调剂等方式,优化固定资产闲置问题。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部门流程管控和管理,建立并考核进入会计报表的准确性控制程序。确保未及时入账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并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