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林芝市总工会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责任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   【字体:

相关链接:

林芝市总工会

2023年度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

林芝市财政局:

我们接受贵单位委托,对林芝市总工会(以下简称:“总工会”)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本级财政预算资金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总工会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的会计资料和相关材料证明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承担责任。依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20〕7号)、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以及《林芝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23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工作通知》(林财预〔2024〕11号)相关要求,结合总工会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了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社会调查、检查、询问、计算、分析性复核等评价程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林芝市总工会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工运方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和指导全市各级工会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贯彻执行市工会全市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确定的方针、任务和做出的决议。

2、依照法律和《中国工会章程》,制定全市工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任务,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权服务职能。

3、对有关职工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职工群众思想、愿望和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制度和法规草案的起草、修订,参与职工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4、负责工运理论政策研究;指导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制度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动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监督保证机制。

5、加强工会组织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体系,建立健全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

6、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自治区、市劳模的推荐、评选,负责我市全国劳模、自治区劳模和市劳模的管理服务工作;负责我市全国、自治区“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推荐、管理工作,负责林芝“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评选表彰和管理工作。

7、指导全市各级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研究市产业工会的设立和管理;受市委委托,协助管理县(区)、市直单位工会的领导干部;负责工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工会干部培训工作。

8、负责全市工会经费和工会资产的管理、审查、审计工作,指导协调工会兴办的职工劳动福利事业。

9、负责援藏工会、内地工会和各地(市)工会的交流工作。

10、完成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总工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情况

林芝市总工会内设4个职能机构,即办公室、法保部(帮扶中心)、劳经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三)人员编制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林芝市总工会编制岗11人,其中行政编7人,事业编4人。2023年年底实有在职人员29人。

(四)年度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

1.年度总体工作

1)主动承担起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2)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建功立业。

3)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建功立业。

2.重点工作任务

1)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在坚定工会发展道路中践行新思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活动;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切实管好意识形态阵地。

2)不断汇集磅礴力量,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建功新时代。创新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断深化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3)始终坚持职工为本,在促进和谐稳定中展现新作为。着力提升维权工作实效;努力增强保障服务水平。

4)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在推进改革创新中增添新活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基层组建。

5)严肃落实党建责任,在优化政治生态中树立新形象。全面落实党建政治责任;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五)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2023年总工会年初预算数800.95万元,调整调剂数-2.60万元,全年预算数798.3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资金798.3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0万元。

2.决算情况

2023年总工会决算数为796.90万元,均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具体资金安排情况见下表(万元):

项目

年初预算数

全年预算数

决算数

基本支出

633.15

612.48

612.48

项目支出

167.80

185.87

184.42

合计

800.95

798.35

796.90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20〕7号)部署的要求,以预算资金为主线,梳理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目标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内容,综合分析部门的管理效率,落实部门预算主体责任,提高部门资金、资产等资源统筹配置能力;以战略目标和职责目标为基础,综合评价部门履职结果,反映财政资金支出结果,提升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2.评价对象和范围

本次评价对象为林芝市总工会,预算资金798.35万元。评价时间范围:20231月1日至202312月31日。

二)评价依据、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

(5)《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

(6)《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20〕7号)

(7)《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藏财预字〔2018〕89号)

(8)《西藏自治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藏财预〔2018〕174号)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评价原则

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执行。

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做到指标科学、标准客观、权重合理、数据准确、资料可靠、程序规范、评价公正,绩效评价报告要内容完整、依据充分、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指标与支出目标具有直接的联系,评价结果能够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3.评价方法

为确保评价过程、结论的科学与准确性,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及部门特点,评价工作中主要采用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和其他评价方法等,以充分采集和核实评价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得出评价结论。

4.评价标准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主要为:

1)计划标准,本次评价中部分产出指标采用计划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计划标准来源于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部门重点工作任务计划。

2)历史标准,在本次评价中部分效益指标采用历史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历史标准来源于以前年度相关数据统计。

3)行业标准。本次评价将总工会履职目标要求作为行业标准参考。

4)其他标准。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认可的其他标准。本次评价中决策及过程指标采用其他标准。

5.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评价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 号)要求为基础,构建“以部门规划、运行成本、基础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共性指标评价部门管理效率,以履职效能、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对象满意等个性指标评价部门履职结果”的评价体系框架。

绩效评价结果量化为百分制综合评分,并按照综合评分进行分级。综合评分为 90 分(含)以上的为“优”, 75分(含)至 90 分的为“良”,60 分(含)至 75分的为“中”,60分以下的为“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为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和形成报告三个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

1)成立工作组。在明确委托方要求后,组建工作组,明确工作组内的任务分工。

2)编制工作方案。编制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对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人员安排及相关附件等做出具体规定。工作方案将报委托方审阅征求意见,并进行调整完善。

2.评价实施阶段

1)前期准备通知

工作组通过委托方获取项目单位联系方式,与项目单位提前沟通,下发资料清单,由项目单位进行前期资料准备。

2)收集部门资料

为满足评价工作需要,通过邮件、电话、建立微信工作群等方式,根据需要准备资料清单,跟踪辅导被评价项目。单位准备评价所需相关资料,对遇到的疑惑,及时予以解答,为被评价项目单位能够提供出满足评价需要的资料提供辅导支持。

3)资料收集及审核反馈

工作组将依据资料收集清单对资料进行形式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存在重大缺项漏项的资料予以退回,并反馈原因,辅导被评价项目单位补充完善。

4)非现场评价

主要对被评价项目提交的评价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统计和评分,在审核过程中对于存有疑义的问题,我们会与相关单位充分沟通,对于对评价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存疑事项,也将进行现场检查或勘察。

5)综合评价分析

根据所收集的基础资料,结合现场核实的有关情况,整理出绩效评价所需的基本资料和数据。按照评价实施方案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基础数据,对评价项目的总体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形成评价结论。

3.报告撰写阶段

在前期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工作组对项目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经公司内部审核后,递交委托方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成形成报告终稿。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3-1 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指标评分表

一级指标

分值

得分

得分率

投入

15

12.00

80.00%

过程

49

43.00

87.76%

产出

16

15.20

95.00%

效果

20

19.80

99.00%

绩效评价得分:90.00   综合评价结果等级: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投入情况

从目标设定、预算配置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5分,总得分12分。

4-1项目投入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得分

投入

15

目标设定

绩效目标合法合规合理性

1

1

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责的相符性

1

1

绩效指标清晰量化程度

1

1

绩效目标与年度任务对应性

1

1

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匹配性

2

2

预算配置

在职人员控制率

3

0

“三公经费”变动率

3

3

重点支出安排率

3

3

合计

15

12

1.目标设定情况

1)绩效目标合法合规合理性

总工会2023年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本项不扣分,1分。

2)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责的相符性

总工会2023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相符。本项不扣分,得1分。

3)绩效指标清晰量化程度

总工会2023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通过清晰、具体、可衡量的数据予以体现。本项不扣分,得1分。

4)绩效目标与年度任务对应性

总工会2023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基本对应本项不扣分,得1分。

5)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匹配性

总工会2023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相匹配。本项不扣分,得2分。

2.预算配置情况

1)在职人员控制率

2023年总工会实际在职人数29人,三定方案中核定的编制岗位11人,在职人员控制率为263.64%。本项满分3分,扣3分,得0分。

2)“三公经费”变动率

总工会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2.39万元,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5.11万元,“三公经费”变动率为-53.23%。本项不扣分,得3分。

3)重点支出安排率

总工会2023年重点项目预算支出共152.39万元,项目总预算支出184.42万元,重点支出安排率82.63%。本项不扣分,得3分。

(二)项目过程情况

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49分,总得分43分。

4-2项目过程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得分

过程

49

预算执行

预算完成率

11

11

预算调整率

2

1.5

结转结余率

6

6

结转结余变动率

1

0

公用经费控制率

2

1

“三公经费”控制率

2

1

政府采购执行率

3

3

预算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3

3

资金使用合规性

5

5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2

2

基础信息完善性

2

2

资产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3

3

资产管理安全性

5

4.5

固定资产利用率

2

0

合计

49

43

1.预算执行情况

1)预算完成率

总工会2023年全年预算数798.35万元,预算完成数796.90万元,预算完成率99.82%。本项不扣分,得11分。

2)预算调整率

总工会2023年度批复预算数798.35万元,调整调剂数2.60万元,预算调整率为0.33%。本项满分2分,扣0.5分,得1.5分。

3)结转结余率

总工会2023年结转结余总额为1.45万元,支出预算数798.35万元,结转结余率0.18%。本项不扣分,得6分。

4)结转结余变动率

总工会2023年结转结余总额为1.45万元,2022年结转结余总额为0万元。本项满分1分,扣1分,得0分。

5)公用经费控制率

总工会2023年实际支出公用经费31.32万元,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31.32万元,公用经费控制率100%。本项满分2分,扣1分,得1分。

6)“三公经费”控制率

2023年总工会“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为2.39万元,预算安排“三公经费”总额2.39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100%。本项满分2分,扣1分,得1分。

7)政府采购执行率

总工会2023年政府采购预算0万元,实际政府采购合同金额0万元。本项不扣分,得3分。

2.预算管理情况

1)管理制度健全性

总工会制定有中共林芝市总工会党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办公用品采购管理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等,管理制度健全。本项不扣分,得3分。

2)资金使用合规性

抽查凭证,总工会使用预算资金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项目开支经过开会评估论证;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开支情况。本项不扣分,得5分。

3)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总工会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林芝市政府网站公开2023年预算信息,2023年决算尚未批复,暂未公开。本项不扣分,得2分。

4)基础信息完善性

经抽查财务凭证,业务附件真实完整,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本项不扣分,得2分。

3.资产管理情况

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

总工会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使用,制定了《林芝市总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合法、合规,制度具体、健全本项不扣分,得3分。

2)资产管理安全性

部门资产账务管理不合规,存在账实不符现象,如:资产负债表中显示固定资产2023年期初余额原值为0.00元,经复核加计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原值,2023年固定资产年初余额实际为205,880.00元,二者不符。本项满分5分,扣0.5分,得4.5分。

3)固定资产利用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账面余额为85.98万元,其中核定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为47.98万元。固定资产利用率为55.81%。本项满分2分,扣2分,得0分。

(三)项目产出情况

从部门整体产出情况的职责履行方面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16分,总得分15.20分。

4-3部门产出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得分

产出

16

职责履行

实际完成率

4

3.2

完成及时率

4

4

质量达标率

4

4

重点工作办结率

4

4

合计

16

15.2

1.职责履行情况

1)实际完成率

总工会2023年计划完成项目数为10个,实际完成项目数为8个,招商引资项目、周转房维修改造项目未完成,实际完成率80%。本项满分4分,扣0.8分,得3.2分。

2)完成及时率

总工会2023年实际完成项目数为8个,实际及时完成项目数为8个。完成及时率为100%,本项不扣分,得4分。

3)质量达标率

总工会2023年实际完成项目数为8个,截至2023年12月,部门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的工作任务数量为8质量达标率100%本项不扣分,得4分。

4)重点工作办结率

总工会2023年度重点工作为5项,全部完成,重点工作完成率为100%。本项不扣分,得5分。

(四)部门效益情况

从部门整体效果情况的履职效益方面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20分,总得分19.80分。

4-4部门效果情况得分表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得分

效果

20

履职效益

经济效益

5

5

社会效益

5

5

生态效益

5

5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5

4.8

合计

20

19.8

1)经济效益

2023年总工会创新工会普惠服务,联合工商银行开展职工普惠活动,在商超、糕点房、加油站等场所为职工提供普惠服务,共发放工会会员普惠卡3,626张,普惠资金达240万元,促进消费500余万元,推动了经济发展。本项不扣分,得5分。

(2)社会效益

2023年总工会在重要节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新旧西藏对比、反分裂斗争和法治宣传教育,不断筑牢广大职工思想根基,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100余条,组织500余名职工参加。宣传宣讲、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力弘扬了社会主旋律,凝聚了正能量;工会拍摄劳模纪录片,讲好劳模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本项不扣分,得5分。

3)生态效益

2023年总工会围绕“争当环保卫士、共建绿色家园”主题,积极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450余名干部职工,连续5年开展“职工生态林”义务植树活动,引导职工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践行者。积极组织林升森工、易贡茶场等单位开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意识。本项不扣分,得5分。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023年市总工会的部门绩效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满意指数为96.00%。本项满分5分,扣0.2分,得4.8分。

六、主要问题分析

(一)在职人员控制率方面

总工会存在超编现象。2023年总工会实际在职人数29人,三定方案中核定的编制岗位11人,在职人员控制率为263.64%。

(二)资产管理方面

部门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部门未做到制度规定的帐、卡、物三相符。例:资产卡片上价值为44,158.00元的固定资产,实际上为一批应用软件,不应该计入固定资产,未严格按照一物一卡登记而是按照一批登记,造成账载数量、资产名称与实际不一致。另外单位对资产的处置不及时,2023年资产清查的结果,截止绩效评价日,仍未上报财政局进行审批和处理。固定资产利用率也比较低,仅为55.81%。

(三)工作完成方面

总工会未按照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所有项目, 2023年计划完成项目数为10个,实际完成项目数为8个,招商引资项目、周转房维修改造项目未完成,实际完成率为80%。

(四)绩效目标方面

部门未编报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导致后续的预算执行监控、绩效评价缺乏参照。

七、相关建议

(一)在职人员控制率方面

存在超编情况时,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确保符合国家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比如分流安置,根据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将超编人员分流到其他缺编的单位或岗位上工作,也可以结合机构改革和人员结构调整进行合理安置;严格控制新招聘,在超编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严格控制新人员的招聘,确保只出不进,逐步消化超编人员。

(二)资产管理方面

单位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定期或不定期地相互对账核查,如发现一方情况不符,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相关规定处理,比如本部门中的误计入固定资产的无形资产应及时做资产重分类等账务处理。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账务系统进行更新,随时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另外应该对闲置资产做好处理和转交。

(三)工作完成方面

部门应在项目实施前做好项目目标和时间表的评估,确保其可实现性;合理分配时间、资金、人力等资源,做好项目监控,识别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情况;建立项目完成达标率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同时对于年初设定的工作重点,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不定期进行工作履职效益监控,对于未达标的重点工作,及时进行补充实施。

(四)绩效目标方面

研究制定绩效目标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加强对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质量的刚性约束,不断规范编制行为,强化预算部门的绩效管理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