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林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2024年12月26日 21时29分
  • 分享到

林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公开版)

林芝市人民政府

202410


  

                                                    

第一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现状基础

第二节发展机遇

第二章目标定位与空间战略

第一节总体定位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三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

第三章“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一节划定落实空间发展底线

第二节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

第三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第四章严格保护农业空间,支撑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第二节优化农业产业格局

第三节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第四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第五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描绘西藏江南画卷

第一节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第二节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四节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第五节系统实施生态修复

第六章优化城镇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构建协调有序城镇体系

第二节优化城镇空间格局

第三节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第七章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打造旅游魅力名城

第一节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第二节蓝绿网络与开敞空间

第三节“四线”划定

第四节城市设计指引

第五节城市更新规划

第八章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彰显魅力工布风采

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格局

第二节历史文化利用

第三节城乡风貌管控引导

第九章保障交通互联互通,支撑发展需求

第一节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第二节拓展对外联系通道

第三节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系统

第十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建设安全韧性智慧城市

第一节强化市政基础设施保障

第二节构建安全韧性防灾体系

第十一章融入区域局,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二节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节雅江流域城市协同发展

第十二章完善实施保障机制,提升空间治理现代化能力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强化规划传导

第三节健全配套政策

第四节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五节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的重要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林芝市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林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林芝市重要讲话精神。《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落实,是一定时期内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行动纲领。《规划》对新时代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总体安排,是全市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本依据,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空间基础。

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基期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基础

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创新、开放、文化、生态、幸福的现代化美好林芝提供空间支撑和保障。

第一节 现状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处西藏东南部,是自治区“五城三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组成部分。

独特的地形气候。平均海拔3100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是典型的高山峡谷与山地河谷地貌。市域气候分为热带北缘和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和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

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西藏江南”“雪域明珠”,拥有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地区。

优良的生态本底。拥有壮丽的山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地,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不仅有保存完好原始风貌,还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稳健。第七次人口普查林芝市常住人口23.89万人,城镇化率40.88%2020林芝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1.34亿元,接待游客数量675.6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自治区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区前位。

有限的可开发利用空间。城镇主要沿河、沿路点状集聚,总体规模偏小,城镇可建设空间有限。

第二节 发展机遇

国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调支持西藏发展,注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西藏打造成为生态文明高地,为林芝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林芝市培育产业和实施重大项目提供了全新机遇

新通道铸就新融合。对内地新通道的建设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林芝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区域一体化带来新机遇。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环喜马拉雅经济带,以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建设为林芝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融入自治区“五城三小时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提供机遇。依托广东省结对帮扶林芝市,积极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对口帮扶的撬动效应、拉动效应和引领效应,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


目标定位与空间战略

针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科学确定国土空间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策略。

第一节 总体定位

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林芝市独特的森林生态资源和藏东南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顺应区域发展态势,深挖自身资源禀赋,明确国土空间发展的总体定位: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清洁能源基地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高原新兴产业基地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国土空间底线全面筑牢。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严守自然生态安全底线稳固生态安全屏障,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锚固地质灾害防控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底线空间。

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合理优化农业空间格局,充分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空间格局,强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城镇空间格局更加科学合理,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国土空间利用逐步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持续提升存量土地供应比例,稳步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逐步降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提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国土空间品质显著提升。城乡公共服务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水平达到区内先进水平,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城乡空间品质明显改善,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家园。

国土空间治理健全完善。健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加快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

第三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

生态立市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锚固地区生态基底,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完善市域生态廊道网络,全面保护林芝自然资源,推进生态修复,发展生态产业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旅游兴市优化旅游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等,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吸引游客,以文塑以旅彰文,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融合“一带一路”机遇,全面实施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主动对接自治区“五城三小时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域经济,以经济圈为依托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

城乡统筹统筹考虑城镇居民农牧民生活服务需求,合理设定城乡建设的发力点和各类设施要素的配给方式,统筹平衡人民群众对各项公共服务“优质便捷”的基本需求和国家政策资金集约高效利用的资源配置原则,使生态、文化、宜居成为林芝市的城市品牌形象。


“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新格局

尊重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区布局,优化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

第一节 划定落实空间发展底线

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自治区下达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林芝市划定55.98万亩的耕地保护面积和43.95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林芝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0549.80平方千米。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的要求,林芝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56.95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县城和集镇建设区

划定地质灾害控制线结合全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优化地质灾害安全防护范围,划定地质灾害风险控制线。在专项规划、县级与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划定落实。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要求,在地质灾害风险控制线内编制详细规划或进行项目选址建设前,需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实施配套防治工程。

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识别河湖湿地、坑塘农区、绿地洼地、涝水行泄通道以及具备雨水蓄排功能的地下调蓄设施和隧道等空间,将划为洪涝风险控制线。

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建设控制地带等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内各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行为应严格遵守历史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规划管控要求,重点保护文化载体本体、传统空间格局、整体风貌以及载体自身的周边历史环境要素

第二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

优化农产品主产区以保障粮食安全、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落实自治区级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主产区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业创新体系,保障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等企业聚集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障生态安全、提供生态产品和维护生态系统为目标,落实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应注重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确保生态安全。

完善城市化地区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落实国家级城市化地区自治区级城市化地区。正确处理好与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的关系,科学引导城镇开发布局。合理安排城镇开发边界内各类用地,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第三节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围绕林芝市的空间本底特征,构建“两屏四区筑安全,一核三带谋发展”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两屏四区”为基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粮食安全底线。完善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山体生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护。引导农业产业相对集中、农业产业链有序衔接和农业基础设施相应配套,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

“一核三带”为平台统筹开发保护策略。巴宜米林同城”建设区为核心,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口和要素的规模聚集,辐射带动周边县城协同发展。构建三条经济发展带,串联主要城镇发展空间,支撑全市特色化发展。


严格保护农业空间,支撑推进乡村振兴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格局,统筹村庄布局,强化村庄分类管控指引,支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第一节 强耕地“三位一体”保

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带位置下达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等技术,开展绿色农田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强化草原保护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开展退化草原修复治理,促进草原植被恢复,科学划定基本草原

提升园地利用优化园地空间布局提升园地复合利用水平,加强现有低产园地的改造和管理,鼓励低效园地复耕。建立优质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适宜性原则发展高原有机茶、果蔬产业。

拓展农业设施建设空间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保障设施农业用地空间,支撑现代设施种养业发展。

第二节 优化农业产业格局

构建农业生产空间引导农业产业相对集中、农业产业链有序衔接和农业基础设施相应配套,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高效生态绿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全区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

推动绿色种植养殖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区,推动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第三节 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牧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乡村治理能力,拓宽农牧民收入渠道。

统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空间保障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促进乡村生产服务业与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置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风险排查整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加快建设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高水平推“四好农村路”建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城乡电力均等化进程,推进农牧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施电网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稳定性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持续增强供电能力。对于偏远或人口较少且分散居住的村庄,推广使用瓶装液化天然气。推进城乡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实现高速光纤网络、5G网络重点村庄、重点区域全覆盖。

推进乡村空间治理,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开展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持续开展美化、洁化、序化、绿化、净化、亮化等基础性工作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推进“四清两改”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抓好乡村旅游线路及重点区域提档升级。依据乡村生态格局、乡土风情、建筑风格等,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打造示范镇村。优化乡村生态用地布局,保护和恢复乡村生态功能,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持乡村自然景观

第四节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实现综合配套。

统筹开展农用地整治。实施土地整理、农用地、未利用地开发等工程

有序推进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为基础,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度。划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储备区域,强化耕地资源储备。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描绘西藏江南画卷

“两屏、三廊、多区”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建立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底线。围绕构筑山体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提升绿色治理水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 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筑牢两个生态屏障。着重加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山体全域治理和生态修复,筑牢雪域高原绿色屏障。

构建三条生态廊道。通过水源涵养与生态建设、河道综合整治、流域水土保持功能提升、土地综合整治、森林草原植被恢复等多项措施构建系统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增强重要区域廊道功能。

保护多处生态功能区。保护全市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等重要地区,预留生态资源要素之间的生态联系廊道。

第二节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自然景观、自然遗迹及其所承载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科研文化价值,逐步形成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一整套体系完善、监管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

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体系。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监测体系,增强公众意识和参与程度

第四节 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开展森林资源培育,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山体森林保护,构建以山体、防护林为主体的生态屏障。推进公益林建设,加强林地修复,提高低质林地的生态防护功能,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落实造林绿化空间。有序开展造林绿化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依法办理审手续。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管理。

强化水域岸线功能分区管理。构建人水和谐的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理保护格局,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源应急管理。划定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加强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

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稳定及生物多样性开展湿地修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建设以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禁止开垦、围垦、排干湿地。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提高湿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性。

探索和建立冰雪保护管控体系。保护全市冰川群建立健全高原雪山冰川冻土保护制度。抓紧开展冰川资源全面普查,加强冰川资源管理,防范冰川灾害风险,建立完善冰雪资源保护制度

第五节 系统实施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重点工程。以自然修复为主,加大封育力度,适度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以重点区域为指引,重点进行森林保育保护,开展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措施,维持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


优化城镇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城镇集约集聚,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与布局,构建协同发展的城镇格局。统筹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保障产业与创新空间发展。推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形成节约集约、高质高效的城镇空间。

第一节 构建协调有序城镇体系

人口与城镇化综合考虑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增长动力、政策性条件等因素,合理预测城镇服务人口

城镇等级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深化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乡镇一般乡镇”的城乡体系,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二节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

城镇空间结构着力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发展模式,塑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环境友好的生态空间,宜居和谐的生活空间,形“一核三带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推进市域中心城市提质扩容。优化功能布局,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加强产业平台空间保障。完善面向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城市中心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灾害风险防范和空间保障,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加快市域副中心城市发展。完善副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统筹县域中心城市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用地节约集约,保障县城区空间需求,提高吸纳新增城镇人口能力和就地城镇化水平。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镇分散工业向县城、产业园区集中。支持县城依托资源、产业、交通等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品质、做强实力,打造各具特色、功能完整的区域中心县城。

推进重点乡镇建设。培育重点乡镇,形成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支点。强化地域特色、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特色产业,完善配套设施,落实特色产业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保障。

提升一般乡镇建设。合理保障一般乡镇空间用地需求,发挥一般乡镇在城镇化和城乡融合中的作用。立足城镇优势条件,依据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原则,合理确定一般乡镇功能定位,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一般乡镇产业空间格局。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在城镇地区构建“市县(区、市)重点乡镇一般乡镇”四级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在乡村地区构建“乡(集镇)村(居)”两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适度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推动公共服务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增强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

推进城乡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构建15分钟、510分钟两级的城市社区生活圈。以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为中心,构建乡集镇层级社区生活圈,优化乡村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配置,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形成均衡优质的教育设施体系完善公办学前教育供给体系,加强义务教育设施供给保障,按照适龄人口规模配置小学、初中。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规模,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支持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完善“原居养老”15分钟服务圈,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机构功能布局,合理满足各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支持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合建,建设一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打造全面的社会福利设施网络扩大社会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性社会福利设施网络。统筹优化中心城区儿童福利设施、残疾人社会福利设施等布局。支持各乡镇开展社会福利工作,各行政村按需设置临时救助点。

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设施建设,补齐短板。中心城区进一步完善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配置及提升改造。各县(区、市)城区集中配置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并包含图书馆、文化馆等功能。各乡镇实现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各行政村配置农家书屋。结合全市特色空间布局,在中心城区及有条件的县城规划建设科技馆。

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县(区、市)集中配置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各乡镇、村实现健身场地全覆盖。鼓励在公园、广场内修建健身步道,鼓励学校等运动场地向社会开放。

构建服务均等、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市级公共卫生机构为中心、多级联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急救中心和急救站点建设,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缩小急救服务半径


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打造旅游魅力名城

尊重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市空间组织。促进新城集聚提升,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形成山环水的蓝绿空间网络,打造优美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中心城区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

第一节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重塑城市空间结构构建林芝中心城“一河两岸,双核五团”的空间发展结构,形成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衡、职住平衡、路网结构合理、蓝绿空间连通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

引导城市规划分区在城镇开发边界内,节约集约、合理有序安排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等八类功能区,鼓励用地混合利用

第二节 蓝绿网络与开敞空间

城市绿地总体结构“一河两山相依、水系绿廊穿城、公园广场覆盖”的绿地与广场系统结构。

构建三级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由市级公园、区级公园、居住区公园组成的三级城市公园体系。补齐尼洋河两侧、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的公园绿地,结合城市更新,以见缝插针的方式增加小型公园绿地

防护绿地在铁路、高速路、快速路两侧设置防护绿地,建设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划定城市高压走廊防护绿地。

第三节“四线”划

“四线”采取刚性与弹性结合的管控方式,中心城区涉及蓝线、绿线、黄线和紫线。

城市蓝线主要是中心城区内重要的河流水系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城市蓝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严格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管控

城市绿线主要是城区内重要的公园、滨河景观带、高等级道路防护绿带等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管控

城市黄线中心城区黄线控制范围主要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城市排水设施、城市供电设施、通信设施、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等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黄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严格按照《城市黄线管理办法》管控

城市紫线划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并加以有效管控防止大拆大建破坏文物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城市紫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严格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管控

第四节 城市设计指引

空间形态塑造尊重保护自然本底,依托城市道路网络舒展绿色生态新时代画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沿尼洋河水系、主要交通线向四周呈指状伸展,形成有机疏散的多个城市组团,产业向组团扩展,疏解中心城区的增长压力,形成交通便捷、生态优良的特色城市空间发展态势。

尼洋河景观廊道。强调建筑与两岸景观的融合,重点控制滨河界面,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

老城传统风貌区。延续区域历史传统建筑风貌,从空间格局、建筑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相协调,展现传统历史民俗文化风貌与生活场景。

新城中心风貌区。注重建筑布局、建筑体量与山体背景融合,突出反映繁华现代、活力休闲的都市氛围。

新城传统风貌区。通过建筑屋顶、建筑材质、建筑色彩、景观环境引导,体现独具一格的传统风貌区。

新城门户风貌区。通过空间布局、建筑色彩、环境引导,展示林特色风貌。

开发强度分区以用地功能、城市格局为依据,按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疏密有的原则,预留城市视线通廊,适当提高新开发区域的开发强度,适当降低临河及城区的开发强度

建筑高度分区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和公共卫生,且不宜影响景观

景观视线通廊结合自然山体背景,突出统领整个城市和片区景观视觉系统的标志性建筑簇群。

城市更新规划

推动城市更新,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城市活力和品质为目标,积极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做好城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落实国土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城镇空间品质。盘活存量土地,促进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推进城市存量用地更新强化更新项目规划引导,通过更新统筹片区、重点更新单元和重点项目带动,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布局。提倡有机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更新,有序推进环境质量提升,努力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彰显魅力工布风采

保护和传承林芝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彰显雪域高原独特魅力,强化自然和文化空间保护,支持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第一节 历史文化保护格局

总体保护格局充分发挥市域资源优势,加强各县(区、市)历史文化保护,形“一核两带多点整体保护”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提高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持续性,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划定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保护区按照整体保护、景观建设更丰富、基础设施更全面、建筑控制高度、不破坏现状风貌等原则管控,规划延续传统村落布局,保护藏式传统民居的风貌特色,塑造宜人环境和优美景观。

整体保护村落传统风貌,不得擅自撤销或者合并传统村落。禁止影响村落风貌与自然环境的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恢复传统村落文化空间。

第二节 历史文化利用

推进自然和历史文化活化利用确立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强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健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以农业文化遗产为核心,整合乡村资源,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城乡风貌管控引导

加强山水格局保护,突出市域生态本底,强化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加强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城镇空间格局等的整体保护,形成“西藏绿谷·山水林芝”的城乡风貌


保障交通互联互通,支撑发展需求

强化综合交通系统对林芝发展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扩展对外交通复合通道建设,融入国家交通骨架网链接主要城市群。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持续优化中心城区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发展高效、集约、绿色交通。

第一节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贯彻绿色交通发展理念,规划期末全市基本形成布局清晰、覆盖广泛、服务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节 拓展强化联系通道

建设多层次航空服务体系通过航线拓展、机场拓展(建设应急救援机场、服务拓展等工作提升林芝航空运输服务水平。依托通用机场建设,完善低空经济地面基础设施保障。

优化现代化铁路网加强铁路建设协调服务,建成铁路大通道。全力推动铁路站场道路衔接、客运线路调整等做好配套工作,充分发挥铁路功能

第三节 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系统

构建对外交通体系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提升与周边城市的通达性。重点发展绿色交通模式,改善城市路网,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打造高效、便捷、绿色、舒适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通过环形快速路网,快速连接中心城区的各个功能组团完善城市路网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打造便捷智能的公交系统,改善步行和非机动出行环境。

货运交通系统货运场站布局规划分为区域货运和城市货运两类。主要货运枢纽包括火车站、物流中心和公铁联运中心,其他货运枢纽属于普通货运枢纽。根据物流仓储用地就近设置的原则,合理设立货运场站,满足城市内部的货物配送需求


第十章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建设安全韧性智慧城市

强化水资源、能源安全保障,持续完善各类安全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城市应对风险能力。

强化市政基础设施保障

构建节约集约的供水体系。加强区域水资源合作,优化区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和用水结构,提升用水效率,多水源保障供水安全。分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强化乡村地区供水设施保障,推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供水规范化建设。

构建绿色循环的排水体系。推进全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城市集中建设区内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系,乡镇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后统一排放。

统筹供电设施网络建设。加强市域电网建设改造,加强城镇供电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建设一批农村供电工程,提高太阳能热利用普及率改善城镇和农牧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用能条件

推进通信设施建设。以广播电视网络中心为核心,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提高存量通信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节约土地、充分利用道路地下空间,优化4G重点区域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促进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有效衔接与融合,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构建安全韧性防灾体系

增强自然灾害防控能力。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抗灾、应急救灾能力和极端条件下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快速恢复能力。

建立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依托流域防洪规划,完善城市防洪格局,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整治及疏通内部引水和排水河道,开展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防洪治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强化水土流失治理。

建立抗震防灾体系。科学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以及重大生命线工程应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室内公共场所(馆)以及地下空间,建立布局合理的避难场所体系。

救援疏散通道。对外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要通道,对内以市政道路为主体,构建内外通达、安全高效的救援疏散通道系统。

建立完善的综合消防体系。全面加强预防火灾和抢险救灾能力,完善消防体系布局,推动乡镇政府、警务站、村(居)、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提升物资、供水和通信保障能力。

完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预警、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通信体系、森林航空护林机场和配套设施体系、消防专业队基础设施体系、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道路体系、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建立卫星林火观测系统,建设牧区草原防火工程


第十 融入区域格局,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升跨区域开放协作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市域中心城市作用引领周边县(区、市)协同共进,加强与周边城市交流合作,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

第一节 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加强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衔接,深度融入国家的“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相互促进。通过深化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地位,助力林芝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发展多式联运和集约化运输,建立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通过援藏工作深化粤林协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搭建物流、消费、就业等援藏平台,丰富“林芝产、广东销”模式。大力发展粤林产业园,加强援藏招商引资体系,引进高质量新型企业,增强自身内生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利用“桃花旅游文化节”“雅鲁藏布生态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的辐射作用,拓展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渠道,促进企业产销对接交流合作。

第三节城市协同发展

“五城三小时经济圈”发展构想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与拉萨、日喀则、那曲、山南等城市在产业、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深化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构建紧密的区域合作网络。

推进“一体带动、两翼齐飞”的巴宜米林同城化发展战略。构建“双城互动”发展格局,提升巴宜米林一体化形象品质和核心板块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城镇集聚发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第十 完善实施保障机制,提升空间治理现代化能力

强化规划传导,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完善规划实施政策机制,建立规划监测评估制度。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职能。完善机构组织设置,配备专业人员力量,高标准组织审议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分析研究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督促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第二节 强化规划传导

专项规划传导。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相关专项规划的空间需求,批复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

详细规划传导。详细规划按规划单元开展编制,对单元范围内土地保护开发利用作出具体安排,明确地块用地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等开发保护利用管控要求。详细规划遵循重点发展地区优先的编制原则,分批编制,逐步实现全覆盖

第三节 健全配套政策

完善规划实施法规政策加快构建空间规划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及时修订相关技术规范。

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实施全域全类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第四节 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规划评估和维护机制。“定期体检、五年评估”的常态化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审批、修改规划的重要参考。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调整完善机制。

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市民、企业等参与规划制定、决策和实施。

第五节 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实施监督系统。按照共建、共用、互联、共享原则,将市、县(区、市)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落实“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规划实施监督提供依据和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