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24年01月31日 16时01分
-
- 分享到
林芝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林芝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23年12月28日)
林芝市人民政府市长 巴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是推进林芝改革开放先行、高质量发展速度实现新跃升、效益实现新突破、基础实现新提升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委直接领导下,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围绕“11364”发展思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为引领,勠力同心、奋勇争先,圆满完成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模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发展的好政策、好机遇、好形势充分释放。我们认真落实自治区《支持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的意见》及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强化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制定了218项工作措施、97项改革措施,今年55项改革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形成体制机制创新成果21项。我们认真落实市级干部包保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项目建设,川藏铁路林芝段、国边防公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共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各参建单位吸纳本地劳动力1.6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20亿元以上。实施广东对口支援项目44个、完成投资4.8亿元。四部委支持边境县(市)建设项目77个、完成投资8亿元。在重大政策的强力支撑和重大项目的有力拉动下,我市发展迈入新阶段。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增长17.7%。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7125元、25913元、分别增长8.5%、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5亿元、增长16%。全年预计用电量增长24%,民航客运、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30%、47%,公路客运、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03.4%、26.4%。
(二)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成效初显。大力开展旅游环境“九大提升行动”。墨脱果果塘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波密县获评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墨脱县免门票,鼓励“本地游”门票减免,“门票经济”向多元化经营转型迈出新步伐。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1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0.3%、106%,创历史新高。扎拉电站建设有序推进,工布江达县3万千瓦和朗县7.5万千瓦光伏+储能项目开工建设。电力装机达到144.88万千瓦。林芝万吨冷链批发配送中心建成投用。预计新增规上企业5家。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签约落地。天然饮用水产销分别增长30%、25%。启动林下资源科技园规划,大力培育兰草、石斛等集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体的特色物种,实施高原冷水鱼养殖和林下天麻等藏药材种植技术示范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2.33万亩,粮食、蔬菜、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4万吨、8万吨、5.03万吨。墨脱喜马拉雅圣茶入选“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察隅猕猴桃入围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批准。编制完成市级产业体系地方标准15个。新录入“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3个、总量达6个,预计新增“三品一标”登记认证产品20个、总量达135个,位居全区前列。
(三)改革先行的新模式、新经验、新成效持续扩大。对标“四个最优”,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新增下放县级审批事项16项,各类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再压缩、再提速。创新开展“局长进大厅·服务零距离”等活动,设立企业开办服务区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服务模式,公共资源交易全部实现不见面+远程异地评标,开通12345服务便民热线实现有诉即办,市政务服务中心被列为全国一体化政府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层联系点,“2+2+3”综窗改革工作被国务院办公厅纳入全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完善内控制度体系,规范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完成油气站(点)领域改革,取消加油实名登记制度。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取得实效,旅游大巴市场化运营有序推进,新增市际非定线运力1300座。优化公安检查站点,畅游林芝更加便利。在全区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零的突破。巴宜区挂牌全国首个“央地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落实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制定《林芝市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费3.71亿元。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万户,市场主体贡献率增速位列全区前列。各项贷款余额421亿元、同比增长16.4%。出台促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吸引大唐、东方电气、葛洲坝等一批清洁能源龙头企业入驻,产业集群规模初显,园区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8%。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8亿元、同比增长14.7%。出台《林芝市全面放开城区落户限制实施细则》。与尼泊尔博克拉市成功互访,友城友谊进一步加深。圆满承办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首届“南迦巴瓦—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论坛”、第四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让林芝更快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林芝。
(四)城乡发展的新面貌、新变化、新形象不断彰显。高质量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以“一河两岸”生态修复为牵引塑造城市功能新高地,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现场评估。完成米林撤县设市,扎实推进巴米协同发展。大力实施购房补贴政策,实现商品房销售1272套、销售收入9.5亿元,分别增长37.51%、78.8%。建成公租房1150套,完成危房改造354户,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1个。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消除返贫风险218户822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达18.7%。大力实施“一村一策”,141个重点帮扶村完成115个建设任务。7个共同富裕示范乡镇、61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工建设。巴宜区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地方,米林市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米林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和察隅县下察隅镇军民一体化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五共五固”军地结对共建做法在全区推广,基层党组织守土固边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五)生态建设的优保护、严治理、快修复巩固提升。生态文明高地创建推进有力,建成重点项目12个、支撑项目51个,完成投资15.26亿元,38项创建指标有18项位居全区前列。推进雅尼河谷面山修复工程,打造林芝火车站至米林机场景观长廊,实施重点河流、公路沿线及城镇周边植树造林,完成国土绿化1.2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111.6平方公里。全力抓好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实现7县(市、区)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84处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行河湖长制考核排名全区第一。巴宜区、米林市被水利部评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激励市县,工布江达县被水利部列为第六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全面实施林长制,落实森林草原防火长效机制,森林防火能力不断提升,巴宜区森林防火改革经验在全区推广,全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开展波密县林草碳汇试点,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落实森林草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生态价值加速转换。
(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始终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97%。农牧民转移就业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1亿元,我市入选“全国199个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全市高考、小考成绩综合排名位居全区前列。成立林芝市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强化中高职联合培养。完成178所高海拔学校供暖和11所乡镇卫生院供氧供暖工程。朗县快递下乡进村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美丽西藏、可爱家乡”优秀文化产品乡村供给工程,开展“三下乡”“文化八进”“文化润边”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75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余万人次。市图书馆被评为全区首个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在全区率先实现县级文联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林芝建设加快推进。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系实现市、县、乡(镇)、村(居)全覆盖。退役军人优待证发放基本实现应发尽发。出台“一老一小”和困难群体互助兜底政策,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实施“乡村线上治理”新模式,推进“雪亮工程”平台建设及应用,实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全覆盖,打造自治区首家“劳动争议调解室”,全市社会面发案率、矛盾发生率实现“双下降”。波密县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波密县玉普乡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创新开展“石榴籽一家亲”珠港澳—林芝青少年结对结亲交流活动,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全市现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家、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49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寺庙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三个意识”教育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立全区首支航空应急救援特勤分队,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安宁和谐的社会局势持续巩固。
(七)政府治理的政治力、执行力、公信力稳步提高。始终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做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有机融合、相互贯通,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开展调研508次,解决实际问题582件,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6件、政协提案86件,办复率100%。在全区率先出台普法先行及测试制度,推动政府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常态化。扎实推进巡视巡察问题整改,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发展。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转作风、树新风,抓落实、提效能,政府系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持续提升。
同时,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双拥共建、国防动员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青妇儿残、社会团体等工作有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首2023年,我们由衷感到,这是林芝抓住机遇、创造机遇的关键之年,也是林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奋斗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80余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中央和国家部委的定点帮扶,离不开援藏省市的无私援助,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直接领导、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及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援助单位、援藏省市、离退休老同志、驻林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林芝发展的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需要进一步抢抓机遇、深挖潜力;特色产业链上下游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少,民间投资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还需大力提升;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财政预算支出进度不理想,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城乡发展不够平衡,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仍有一些短板弱项亟需解决;个别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解决,今后还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辜负全市各族群众的重托和期待!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推进“四个创建”的攻坚之年,也是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的突破增效之年。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汇聚的强大能量,以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带来的崭新气象,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战略机遇,中央和国家部委及广东省对口支援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政策机遇,牢牢把握我市资源禀赋加快转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干部群众奋进意识巩固强化、社会和谐稳定基石不断夯实的大好优势,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自信,用改革之“钥”释放潜能、激发动能,用开放之“效”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用奋斗之“姿”回应时代、回应人民,奋力走出具有示范性的改革路径,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开放格局,交出具有模范性的发展答卷,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在全区前列。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委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和“三个统筹”重要原则,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紧扣“11364”发展思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贡献林芝力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新要求。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争先创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内挖潜力、外聚合力,着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440个以上,完成政府投资132亿元以上。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工作保障体系,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持续推进川藏铁路和配套公路建设,协调推进波密至然乌段铁路开工。推进G318提质改造、G219察隅至墨脱段、扎墨公路提质改造和国边防公路建设项目。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项目建设。加强5G网络、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边疆4G网络和区域“双千兆”网络建设。提高林芝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加快数字林芝、智慧城市建设。出台项目库建设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前期经费管理使用,提高项目规划设计质量,优化项目审批流程,集中力量攻破项目前期短板,切实解决“钱等项目”问题。高质量做好项目储备前期工作。
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发放消费券2500万元,开展汽车、购房、家电下乡等促消活动,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巩固林芝工布公园第三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果,升级改造步行街、商业街,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做强“林芝味道”美食街品牌。支持首店、连锁店发展。完善农牧区物流体系,提高配送时效,建成林芝市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深化“邮快融合”“交邮融合”,推动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提高乡邮、村邮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落实领导包保、专班服务、清单化调度推进机制,探索建立重点招商产业专家智库,开辟重点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80亿元。围绕生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农牧特色产业,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签约落地率,签约资金达到120亿元以上。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引进港澳企业。发挥产业配套优势,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东方电气林芝产研基地、大唐林芝基地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
(二)重点突破、提质增效,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业态。开展文化旅游产业“九大发展行动”,精心培育文娱旅游新的消费增长点,筹办好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林芝是个好地方》等精品舞台剧,谋划举办音乐节、艺术节、影像节。研发具有林芝特色的土特产品、民间工艺品、红色文化纪念品等旅游文创产品,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深化波密县、墨脱县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持续完善G318、G219旅游基础设施,探索建立G318、G219旅游联盟,打造户外精品徒步路线,加强与大湾区城市旅游合作,策划推动港澳游客包机组团游林芝。办好跨喜马拉雅、环巴松措国际自行车极限挑战赛和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林芝鲁朗站)等,积极推进体旅融合。加强A级景区集群化建设,力争A级景区达到16家。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
完善清洁能源产业新布局。出台《林芝市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精心布局清洁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水电工程建设链,发展以光伏资源开发、地热能为主的本地消纳产业。推进易贡藏布、察隅曲、克劳龙河等流域水电开发,做好朗县、工布江达县光伏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加快察隅县光伏资源开发研究论证,构建风光储互补的能源开发新格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
做强农牧特色产业新链条。做好耕地保护考核,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以上。持续推进1个产业集群、4个产业园区、6个产业强镇创建。启动林下资源科技园科研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下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发挥巴宜、米林8个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龙头作用,建设特色有机农牧业保供基地。建设米林市藏药材和苹果现代化农业园区,推进国家级产业园申报创建。大力实施优质农牧领域科技项目,提升科技服务“三农”能力。培育龙头企业3-5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5个。打好“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组合拳,健全“产供销+品牌+市场”链条,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
(三)城乡一体、协同联动,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新型特色城镇。推动巴米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以巴宜区为核心、以米林城区和派镇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布局。探索川藏铁路沿线“站城一体化”发展。启动重点城镇建设,用3年时间打造31个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发展成效明显的特色村镇。聚焦交通干线、河谷沿线、边境一线,实施中心县城和节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编制《林芝市特色村镇及传统民居风貌设计导则》,传承和发扬本土特色建筑民俗文化。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助农、兴农包保机制,多措并举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7%左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精准实施“一村一策”,有效解决“四个不平衡”问题。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高原和美村庄100个。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树立农牧民新风貌等行动,推动乡村振兴由表及里、塑形铸魂。
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落实边境地区安居优惠政策,实施边民增收专项行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带动边境群众深度参与的特色产业基地。完成米林市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建设,推进察隅县、墨脱县军民一体化能力试点建设。
(四)改革先行、创新驱动,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全力推动改革开放先行98项具体举措落地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实施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建立基层供销社门店。深化土地市场改革,试点开展二三产混合用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与产业需求相衔接的精准快速人才引进机制,试点开展自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展非林芝籍人员医疗、教育、金融、出行、住宿等服务便利化改革。推动自治区级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提质增效,强化服务企业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持续办好“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争取举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活动、体育赛事、论坛、博览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体育经济。积极融入自治区“五城三小时经济圈”、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大香格里拉经济圈,强化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林芝空港口岸前期论证和建设。加快察隅县吉太传统边贸点提档升级。推动鲁朗与尼泊尔阔拉希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加快园区聚势突破。调整优化经开区功能布局,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提升园区科技创新水平,申报自治区级高新区。用好招商引资企业奖励办法,试行降低园区工业用电成本机制,促进园区优势产业集聚。力争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工业总产值增幅达到25%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和税收增幅达到30%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2+2+3”综窗工作模式向县(市、区)覆盖。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跨部门事项集成办,实现更多高频事项快速办理、跨省通办,搭建林芝惠企平台政策扶持通,不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效率。实施贷款利率市场化试点,带动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助力重点领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研究出台《林芝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完善入企服务长效机制,落实惠企助企政策措施,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五)系统治理、绿色转型,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统筹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开展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各县(市、区)全面创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持续加强污染防控治理。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做好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雅尼河谷面山生态修复、尼洋河二桥段桃树移栽等项目,打造“花谷林芝”。完成国土绿化8000亩。建立区域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统筹做好水利、林草、生态环境等领域共治共享。推进易贡湖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程。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发展碳汇经济,以波密县为试点,探索碳汇开发、计量和交易,最大程度实现林草碳汇价值。创新和完善生态环保价格机制,建立生态补偿价格和收费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六)提升品质、增进福祉,着力发展民生保障事业
继续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实施便民停车行动,放开学校周边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有效破解城区部分学校上下学交通拥堵难题。深化“物质+服务+技能”大救助格局,加大低收入家庭互助员招聘力度,持续为城乡低保、低收入人口对象提供公益类互助岗位。实施学生水痘疫苗免费接种工作。逐步为各县(市、区)配备一台综合健康体检车,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服务能力。建设市级普惠托育机构,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多元托育服务。建设“口袋公园”4个,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推进主城区充电桩建设,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巩固提升8000人以上农村人口供水保障能力。实施15条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工程,解决7个行政村道路通畅问题。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就业创业“六抓六提升”工程,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以上,农牧民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以上。组织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等相关工种技能培训不少于600人次。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和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引领区。建立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项目库,加强革命历史、革命文物和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推进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完成《文脉林芝》编撰。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样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成效。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建设。建成投用林芝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挂牌广东省(林芝)高原心血管研究所。持续提升藏医药服务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实现社保卡持卡人群全覆盖。持续落实全市户籍人员团体意外伤害险保障制度。建设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2个,县(市、区)老年食堂(助餐点)7个,完善养老服务网格。全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重拳打击欺诈骗保,坚决守好人民群众救命钱。持续深化“七色花”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专项行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七)数字赋能、创新治理,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联勤联防联动、应急处突等维稳机制,全力防范打击各类分裂渗透破坏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夯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建成林芝大数据指挥调度中心,加快市县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体化建设,构建“管理+服务+自治”“人力+科技”“互联网+网格”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学好用好“浦江经验”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运行机制,推进信访法治化,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推进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与西藏农牧学院挂牌成立林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创建察隅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布江达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打造一批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镇、村居和学校,选树一批民族和谐典型。推进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品牌创建。持续提高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五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寺庙管理,深化拓展“三个意识”教育,完善宗教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动藏传佛教中国化。
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强化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森林草原防火、人员密集场所、自建房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成投用应急管理电考中心,推进林芝全功能航站和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巩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强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八)忠诚核心、担当作为,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决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深化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工作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把对党忠诚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发展成效中。
坚决做到依法行政重规范。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持续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提高行政复议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法治融入精神血脉、成为自觉行动。
坚决做到自我革命强廉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政府系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体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加强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监管,持续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习惯过紧日子,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严控一般性支出,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坚决做到实干担当抓落实。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做到工作一部署、马上抓落实,问题一发现、马上去解决。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在提效率、见实效上下功夫,以实干树标杆、以实绩论英雄、以结果定奖惩,引导督促政府部门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
各位代表,行程万里、不忘初心;重任在肩、实干作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委直接领导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拼”的作风,加快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模范区而不懈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