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结硕果 法治林芝谱新篇
- 2025年07月30日 09时45分
-
- 分享到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号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法治林芝建设目标,以创新创优为突破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全市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为林芝改革开放先行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近日,在我市各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银灰色人工智能机器狗动作灵活,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它根据预设程序,向市民播放通俗易懂的法律条文解读音频,还能在市民提问时,迅速给出准确解答。不少市民表示,这种新奇的普法方式让法律知识不再枯燥,拉近了法律与生活的距离。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机器狗里面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只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能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东西,非常方便。”
与此同时,我市各社区正掀起一股居民公约歌曲热潮。为让公约内容真正走进居民心里,社区工作者携手本地音乐人,将公约条款改编成带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既有邻里和谐相处的温馨旋律,也有爱护社区环境的轻快节奏。这些歌曲一经推出,便在社区里广泛传唱。社区还通过组织歌唱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让大家在欢歌笑语中自然加深对法治和社区规范的理解。
巴宜区觉木街道双拥路社区宣传委员久阿卓玛说,“双拥路社区积极探索‘艺术+法治’融合模式,将社区公约改编为普法歌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法治精神落地生根。”
无论是机械狗的加入还是居民公约歌曲的创作,都是普法工作在我市生根发芽的生动实践。“八五”普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聚焦重点群体,紧盯关键环节,锚定重点领域,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在普法阵地建设、载体创新、服务延伸、文化浸润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市司法局依法治市工作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尹中华介绍到,五年来,林芝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2万余场次,受教育人数88.3万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3.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5.1万余份,共打造89个法治阵地。
五年来,林芝市不断创新普法载体,积极打造全媒体普法矩阵,试点建设“法治影院”,深化拓展“法治夜校”,将“护路+送法”有机结合,常态开展“茶馆学法”,创新开启“积分制超市”将普法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同时,通过积极推进“AI+普法”深度赋能、提供“行走的公益法律服务”、编印普法“小手册”、打造“法治+文艺”宣传模式等举措延伸服务触角,有效破解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凝聚全社会的法治共识,培育法治文化,厚植法治土壤,推进依法治理。
市法院司法行政辅助中心主任杜磊波说,“自开展‘八五’普法以来,我们审判机关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普法,开展法律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等‘法律十进’普法活动。同时,我们也创新普法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普法模式,拍摄汉藏双语版‘小林说法’,以身边的小案例讲述法治社会大道理。做到普法内容通俗易懂,普法对象全覆盖。并且联合多家单位开展‘庭审旁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普法效果。”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面做好终期验收工作,持续深化普法与治理融合,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林芝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市司法局依法治市工作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尹中华说,“今年我们聚焦法治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动林芝市各普法成员单位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以法治力量护航林芝高质量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科学谋划‘九五’普法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求推出更多、更新、更热的普法宣传内容,让大家学得进、用得上、有收获,在林芝市营造更好的法治氛围,向着法治赋能林芝发展这一目标踔厉奋发、矢志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