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雪域 爱洒高原——教育援藏成果展示
- 2025年04月22日 12时34分
-
- 分享到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广东省第十批教育援藏工作圆满收官、第十一批援藏工作科学谋划之年。为全面总结广东省第十批教育援藏工作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充分展示援藏干部人才三年来在助力林芝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林芝改革开放先行方面取得的切实成效和突出贡献,现特别推出“情暖雪域·爱洒高原——教育援藏成果展示”专栏,首期带您认识来自广东清远的援藏教师蔡艳玲,看她如何用岭南教育的智慧浇灌高原格桑,与林芝师生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援藏的精彩故事。
(图为蔡艳玲老师个人照)
蔡艳玲,广东省第十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清远连州市连州中学德育处副主任,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22年8月,赴林芝市第一中学担任班主任及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这位教育者用专业与爱心谱写着动人的教育诗篇。2025年3月,全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蔡艳玲同志进行了通报表扬。
三尺讲台育桃李教育援藏践初心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高中思想政治高级教师,蔡艳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这一重要思想指引。初到高原,她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迅速投入教学工作。蔡艳玲与结对青年教师共同钻研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深入调研学情,她创新采用“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模式,所带班级政治成绩在一次期末统考中取得突破性进步,平均分较年级平均分高出近10分。
(图为蔡艳玲老师在上思政精品示范课)
在教研工作中,她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当地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两年来,作为林芝市特聘高中政治教研员,她主持市级课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组织市级教研活动17次,高考备考视导6次,有效提升了当地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她还多次赴米林市、工布江达县和察隅县开展送教活动,并作为林芝市教育系统宣讲团成员,积极宣讲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春风化雨润无声爱心浇灌格桑花
“宽严并济,崇礼笃志”是蔡艳玲常挂在心头的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着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从教牧区孩子整理内务,到陪伴生病学生就医;从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到帮助孤儿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这些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却温暖了无数藏族学子的心。2022年深秋,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班里一名河南籍学生突发高原肺水肿。得知消息后,蔡艳玲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连续多日送餐陪护,直到学生转危为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阿妈老师”(藏语:老师妈妈)。
(图为蔡艳玲老师与军训结束后的学生合影)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蔡艳玲深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她创新开展“红旗照耀格桑花”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短视频创作、主题班会等形式,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2024年5月,她带领林芝一中青年教师参加广东省“开展主题教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活动,直播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获得广泛好评。
(图为蔡艳玲老师与学生讨论《平凡的世界》)
雪域高原写大爱教育援藏谱新篇
两年多的援藏时光里,蔡艳玲老师始终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坚韧意志扎根高原教育。她不仅用专业素养提升了当地教学质量,更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了藏族学子的心灵。从课堂教学到课题研究,从班级管理到民族团结教育,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援藏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如今,她依然坚守在雪域讲台,继续用智慧与爱心浇灌着高原上的格桑花,为粤藏教育交流架设着坚实的桥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