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林芝要闻

广东对口支援林芝:南海潮涌雅江边

  • 2024年07月05日 17时41分
  • 分享到

由广东助力建设的工布江达县藏猪产业园鸟瞰图。

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成员肖国鑫(左一)在波密县指导当地农牧民种植天麻。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援藏医生为米林市羌纳乡西嘎门巴村群众诊病。

广东省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员韩咏梅在察隅县小学授课。

建设中的广东援藏项目—朗县惠州大桥。

广东省对口支援建设的巴宜区鲁朗国际旅游小镇鸟瞰图(局部)。

1994年到2024年,三十载岁月如歌,三十载巨变如擘。

从山海岭南到雪域江南,跨越3000公里,广东的珠江水润泽了林芝的桃花山,南海之滨的潮涌,在雅江两岸、尼洋河畔,激荡出发展的巨浪。

30年来,伴随着藏东南的花开花落,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人才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肩负广东省委、省政府信任嘱托,满怀林芝人民的感恩和期待,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扎根高原、接力前行,为林芝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30年来,广东省累计派出十批近千名援藏干部人才,投入资金逾134亿元,实施900多个项目,在特色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技术提升、交往交流交融等各个领域下足功夫,助力林芝地区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2.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35.66亿元,为林芝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培植了更加深厚的内生动力,让林芝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加厚重绵长。

跬步千里 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因地制宜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引进珍稀冷水鱼“香鱼”等10余个适养品种,推动建立“保温养殖”整套技术体系和可复制养殖模式,实现高原渔业新发展;

聚焦特色旅游业,投入政府和社会资金超38亿元,以粤港澳专业化运营管理手段参与打造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擦亮鲁朗国际度假区“金招牌”;

坚持不懈“招大引强”,推动深圳波顿集团、上海伽蓝集团、西藏甘露藏药等行业龙头和联升贸易、中拉控股2家澳门企业落户经开区,实现林芝港澳资本“零的突破”;

……

高质量发展,要向产业要势能。广东援藏注重从生产端、加工端和市场端,全过程培植林芝特色产业内生动力,从资金链、技术链和品牌链,全方位拓展帮扶新格局,助推林芝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增效转化为群众增收。

多年来,广东援藏助力林芝成功创建国家优势产业集群(牦牛)1个,工布江达县藏猪、波密县食用菌及茶叶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墨脱县墨脱镇(茶叶)、朗县朗镇(辣椒)等特色产业强镇6个。

在边陲墨脱,自2012年广东援藏引进茶种以来,经过10多年大力发展,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达1.9万亩,带动群众增收512.58万元,“小茶叶”成为引领当地发展的“大产业”。

作为茶产业的受益者,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茶农忠东十分高兴。他说:“靠着援藏专家的技术指导,我家20多亩茶园产量高、品质好,每年靠采摘茶青就能赚4万多元,占了全家总收入的大头。对于发展茶叶种植,我很有信心。”

除了特色农牧业,旅游业也是林芝经济的支柱。对此,广东援藏工作队一方面对巴宜区大柏树、米林市彩门村、墨脱县果果塘等景区提档升级、连片打造,助力全市对外正式运营景区(景点)达到25个,形成巴松措、雅江大峡谷5A级景区“双轮驱动”格局。另一方面,在广东主要客源地城市设立“林芝之窗”旅游推广中心,牵头成立“藏东南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大力实施“引客入林”举措,助力林芝市旅游总收入由“十二五”末的3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1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援藏坚持授人以渔,在体制机制、服务管理、优惠政策落地等多个方面同向发力,着力打造林芝经开区这一重要产业发展平台。设立经开区发展专项资金,推动“惠企服务”平台落地,高标准建设粤林产业园,入驻各类企业57家,与佛山高新区等7个先进园区及建行西藏分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出改革开放新高地。一系列举措助力林芝经开区2023年税收达3600万元,同比增长181.33%,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生血剂”“强心针”。

涓滴成流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绵长

“市里的广福大道、南粤大道,福清河两岸的围堤、景观带,都是广东帮助修建的,现在林芝市容市貌大变样,我们老百姓幸福感很强。”走上街头,市民扎西达瓦感叹道。

“市藏医院的援藏专家针刀术很过硬,我患有颈椎病,过来做了4次针刀,效果非常明显。”在林芝市藏医院,患者赵先生话语中充满对广东援藏医生的信任。

“援藏老师一级棒!”来自广州的历史科任老师上课风趣又生动,下课还和学生一起运动,师生打成一片,这让波密县中学初一(六)班学生多吉卓嘎非常喜欢。

民生连着民心。广东援藏工作坚持“林芝所有、林芝所需、广东所能”,30年来,一以贯之、细水长流改善林芝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幸福林芝的民生底色愈加鲜明。

截至2023年底,林芝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462公里,一批商业商贸场所、干部职工办公居住用房、生态水利设施纷纷建成,城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广东30年来驰而不息的援助。

援藏工作中,广东省坚持将80%以上的援藏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倾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扶发展藏药材、林果、特色养殖等项目,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支持农牧民发展民宿、庭院经济和工布响箭等乡村民俗体验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做好兜底保障,持续为农牧民购买防贫救助保险,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教育领域,广东省先后援建林芝市第一中学、广东实验学校、察隅县幼儿园等一批学校;深化“广东名校+”精准帮扶,累计选派2471名教职人员开展教育援藏工作;开展“粤林育才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智慧校园”工程,举办“粤林教研大讲堂”活动;探索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加强东西部协作,助力林芝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提高医疗水平是民之所盼。广东省助力林芝成功创建“五大中心”,市人民医院成功创“三甲”;为全市55个卫生院配备远程医疗系统及健康检测一体机;组织援藏医疗巡诊义诊400余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开展新技术项目310项,填补区内技术空白26项……广东医疗援藏让林芝人民看病更方便、治疗更有效。

就业是民生之基。广东省在援藏省市中率先开展就业援藏,首创在广州市设立对口支援就业服务联络站,创造性实施广东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西藏籍毕业生等举措,累计举办38场次就业援藏招聘会,提供超过3.8万个企业岗位,促进林芝农牧民转移就业规模年均保持在3.5万人以上……一系列扎实的举措让广东就业援藏更具广度和温度。

连心架桥 深化交融画出更大同心圆

相“芝”无远近,千里尚为邻。30年来,在越来越密切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粤藏两地人民走得越来越近、越来越亲,殷红的石榴籽越抱越紧。

4月,林芝桃花灿若云锦。来自广东省文化馆、南方歌舞团等单位的50余名文化工作者来到雪域江南,开展“粤韵藏风·志愿同行”文艺演出活动,为高原儿女献上了颇具岭南风味的文化大餐。

5月,第32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专设林芝馆,搭建消费援藏“林芝源”专题展销区,展出林芝旅游特产、旅游文创商品等30种百余件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消费者。

跨越山海,联结情谊。广东省一批又一批援藏工作队用真情换真心,通过文化交流、消费帮扶、就业支持、校园共建、旅游服务、爱心捐助等各种渠道连心架桥,深化两地人员往来,携手画出更大更好的同心圆。

近5年来,广东先后组织40余名林芝文化工作者到广东学习,协调林芝特色文化产品赴广东参加各类展会、活动20余场次,投入200余万元打造舞台剧《波密红》,并到广州巡演,组织8批广东艺术团体赴林芝开展文艺演出,12批林芝艺术团体赴广东交流演出,两地文化互动内容越来越丰富。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广东援藏干部人才积极融入林芝工作生活,推动两地干群结亲、区乡结对、教育结对、医疗结对、园区结对、企业结对,组织教育、医疗、农技专家等开展“一带一、一对多”帮带,推动广东与林芝各类学校建立168个友好校际关系,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谱写了一段段粤藏山海情的团结佳话。

2023年12月,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学生洛桑卓玛参加了“石榴籽一家亲 粤藏同行新时代”手拉手交流营活动。在活动中,她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国宝大熊猫和港珠澳大桥,非常难忘。直到现在,每次想起在广东的一周,她仍然难抑兴奋。

洛桑卓玛说:“那是我第一次走出西藏,见识了广东的繁华和祖国的伟大。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去看更大的世界,为民族团结、国家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

珠江情深注雅江,粤藏情谊深且长。三十载携手同行,三十载同心追梦,发展的强音在藏东南越发洪亮。站在新起点,广东援藏工作队将持之以恒、坚定不移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秉持好发扬好援藏精神,奋力谱写粤藏共同发展的新华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