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技工学校(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概况
承担全日制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推行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承担建设面向林芝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开发并推广共享型技工教育教学资源库;负责实施农牧民的技能培训工作;负责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和鉴定,拓展职业教育领域;负责开展中西部地区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促进技能扶贫;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单位编制人数7人,编外33人。
(二)年度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
2024年年度总体工作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学校收支行为,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合理编制学校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真实完整地反映资产使用状况,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三)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1.年度预算安排情况
年初预算安排2532.8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07.72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日常办公经费等;学校运行经费976.96万元,完成94%,已上缴未支付的伙食补助;学校实训室建设经费578.13万元,完成100%;自治区下拨的免学费经费269.99万元,完成70%。
2.预算执行情况
本年度实际到位资金2532.8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实际支出2498.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80.58万元,项目支出1917.47万元。
“三公”经费预算15万元,实际支出15万元,较预算节约/超支0%,主要用于招生、下乡等公车运行维护费。日常公用经费实际支出9.4万元,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保障了部门日常运转。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在2024年,我校将紧密围绕部门职能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合理规划和使用财政资金,确保预算支出绩效的最大化,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
(一)教学质量提升
1. 量化指标: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的获奖数量较上一年度增长50%;专业课程的合格率达到80%以上;实践课程的完成率达到100%。
2. 定性描述:深化教学改革,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二)师资队伍建设
1. 量化指标:新增编外长聘专业教师9名;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的时长人均达到60小时。
2. 定性描述: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三)学生管理与发展
1. 量化指标:学生的就业率达到50%以上;就业对口率达到50%;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0%。
2. 定性描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更新
1. 量化指标:完成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学习工作站三大实训建设项目,共计578.13万元;新增教学设备200余(套);校园信息化建设投入达到250万元。
2. 定性描述: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设备,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五)预算执行与管理
1. 量化指标:预算执行率达到95%以上;三公经费支出较上一年度降低0%;政府采购项目的执行进度达到100%。
2. 定性描述: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制度,规范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二、绩效自评结论
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各项支出原则上按照经审批同意的预算方案执行。对落实国家和上级部门重点工作部署、确需新增或调整结构的支出,资金使用部门应提供政策依据,按规定程序报送审批。严格控制日常运行经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勤俭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用、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外宾接待经费等管理办法进行各项公务活动开支。严格执行国家和市有关三公经费、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等相关规定。
三、绩效自评分析
(一)履职效能
1.整体效能。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各项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原则上不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支出标准,履行预算支出程序,规范预算支出行为。严控“三公“经费,原则上预算只减不增,并在预算中单独列示。
2.专项效能。项目支出预算严格执行项目库管理,按照“急需、成熟、聚焦”原则,做好项目入库和更新工作,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论证由申请部门组织,归口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部门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参加,提出项目储备需求时,需提交项目论证相关材料,确保入库项目具备实施条件,资金到位后可按计划形成实际支出。
(二)管理效率
1.预算编制。预算应当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相关程序规定需求,进行编制。
2.预算执行。学校在预算管理及执行中严格按照财政年初下达的预算指标支出,不存在虚报基数套取财政补助资金,如实申报我单位基本情况。按规定清理了存量资金,在财务工作过程中,本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3.信息公开。坚持公开透明,除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须保密的内容和事项外,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做好预决算、绩效评价等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4.绩效管理。积极做好绩效评价工作。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适时组织开展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工作。各部门按分工做好相关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市财政局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按照要求,开展绩效自评工作。
5.采购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门商学校采购部门,根据归口管理部门提供的年度采购项目明细需求,编制采购计划。
6.资产管理。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登记,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规范资产购置、报废等手续,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加强对存货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降低成本消耗。办公设备配件耗材等日常办公用品统一管理,规范采购、申领工作流程,年初校办公室进行办公用品的统一集中批量采购,交由总务科统一保管、申领登记和信息公开管理。
7.运行成本。包括公用经费控制情况、“三公”经费控制情况。
四、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 财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地为学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 推进预算执行力度还不够,下一步将积极推进预算执行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今后的财务工作,将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执行预算。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制度建设,完善预算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运行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大力推进和完善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团结协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财务保障。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