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部门名称(公章):林芝市司法局
填报日期:2025年5月6日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概况
1.主要职能统筹规划立法工作的责任,承办市政府规章的解释、立法后评估工作、承担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承担统筹规划全市法治社会建设的责任等,组织实施 全市国家司法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全市司法警官院校报名政审工作 ;负责拟定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统筹和布局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 ,起草或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承办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2.机构情况:部门(单位)内设10个机构、其中行政科室8个、参公科室1个、事业内设1个。
3.人员情况:年末实有人数41人,本年退休1人,新增2人。
(二)年度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
总体工作:市司法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做到学用结合,不断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走深走实。一是狠抓政治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六次全会精神、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共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9次、专题讨论16次,对党的创新理论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动全局上下形成学习热潮。局党组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梳理廉政风险点28个,制定防控措施53条,切实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二是夯实班子建设。集中精力、时间、人员开展“抓班子、强队伍、增素质、塑形象”活动。聚焦二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反馈问题、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和支部软弱涣散问题,提出具体举措,狠抓整改落实。三是激发队伍活力。完善《林芝市司法局干部履职评价正负面清单》等11项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常态化开展“政治家访强党性,共筑清廉好家风”活动,通过走访谈话,全面了解干部所想所思,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切实增强干部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开展“专题读书班”“岗位大练兵”“干部大讲堂”“三学三比三亮”活动,增强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根源上解决干部“慵懒散慢”问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增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分批次共派出22人次前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学习司法行政先进工作经验。依托“柔性人才”援藏从广东省司法厅引进2名业务骨干,2名公证员赴我局开展帮扶工作。邀请司法部、区司法厅专家,举办“法律明白人”、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社区矫正等6期专题业务培训班,对全市司法行政干部进行系统性培训841人次,全面提升全体司法行政干部业务能力水平。全局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班子成员心齐劲足,干部精神面貌、作风形象明显提升。
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准目标定位,先后召开各项工作专题会、推进会10余次,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夯实工作举措,主要开展了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在服务重大项目上发力。成立林芝市司法局重大项目法律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牵头组建法律服务专班,深入施工单位、雅江公司等,开展专项普法。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编制了劳务合同、道路交通、建设工程、机械设备租赁4个方面27个合同模板,印发各乡(镇)司法所,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该工作得到区党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批示要求“各县(区、市)学习借鉴并举一反三,切实筑牢基层基础,为平安林芝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发挥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组牵头统筹作用,组织相关单位召开2次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制定印发《林芝市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编印《林芝市服务实体经济“法治体检”实用法律手册》、《藏汉双语以案释法读本》。在行政立法上发力。公开聘请21名区内外法律专家,在全区率先组建林芝市行政立法专家咨询库,举办立法访谈系列活动。制定《林芝市行政立法咨询专家管理办法》《林芝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管理办法》《林芝市2024年度政府规章立法计划》,审查修改《林芝市房屋租赁安全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草案、指导制定《林芝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4部政府规章,合法性审核33份行政规范性文件,4份其他文件。今年以来共审查回复各类征求意见63份,备案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份。在行政执法监督上发力。制定出台《林芝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流程》《林芝市司法局、林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行政执法监督结果报告办法》《行政执法监督问题线索移交工作制度》及《林芝市法治环境专项组联席会议制度》。承办全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现场会,区司法厅将“林芝经验”“林芝工作法”在全区进行学习推广。以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深入23家行政执法单位,开展“驻点式”执法监督,共反馈问题106个,并将督导检查情况按月报送市委办、市政府办、派驻纪检监察组。在行政复议与应诉上发力。加快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建设,在全区首次开展行政复议听证,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目前共收到复议申请151件,受理131件,办结120件。在普法依法治理上发力。在全市打造9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1个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立“林芝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试平台”,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化、常态化。培养 1672 名乡村“法律明白人”,提前实现每个村(居)至少有3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构建“融媒体”普法矩阵,创作推出“乡音普法”短剧、法治微视频作品400余部,点击量超过5000万余次。今年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在公共法律服务上发力。提档升级林芝12348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试点推行“点援制”法律援助服务,增设察隅县、墨脱县公证咨询受理点。成立首家司法鉴定机构。对接司法厅,争取7名青年律师、2名援藏律师服务我市法治建设。积极对接广东省律师协会,解决朗县“无律师县”问题,在全区率先实现全覆盖。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75件,提供咨询4436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3744件;办理各类公证案件794件,上缴财政国库公证费73.76万余元,解答咨询8000余人次。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发力。建设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在巴宜区试点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式工作机制。2024年以来,全市调解案件总数1326件、调解成功数1303件、成功率98.3%。。在提升基层工作实效上发力。从软硬件入手,加强司法所人员,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在波密县成功举办全市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总结提炼司法所运行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司法所推广试行。
(三)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一是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1.年初预算情况:2024年初预算为:2062.37万元。比2023年增加27.97%,其主要原因为:人员工资增加及各类保险、公积金预算增加;2.预算调整情况:2024年度预算调整数为:1856.95万元,比2023增加12%,主要调整原因为:本年部分专项资金因工作任务增加预算,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现场会经费、审理室听证室办案场所打造经费等
二是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截止2024年度12月,本单位支出总额为:1859.57万元,比2024年减少10.75%,当年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为:20.5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结转结余0万元。援藏供暖经费20.51万元)。
1.工资福利支出:1330.68万元,较上年增加5.07%;其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人员工资增加及各类保险、公积金预算增加。
2.商品和服务支出:64.19万元,较上年减少32.29%,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严格执行财政过紧日子标准,控制经费收支情况。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一是公务接待费支出:6997.00元,较上年减少1.56%;本年一共接待6次,51人次;二是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199045.09元(其中公用经费中支出7万元、专项业务经费中支出12.9万元), 较上年增加42.96%;三是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会议支出0.61万元,主要普法依法治理科普法述职会议;四是培训费支出情况:本年培训支出22.37万元,主要普法依法治理科及行政执法监督科业务会议、社区矫正支队、司法所现场观摩会等业务培训支出。
4.本年结转结余资金为20.51万元,该资金为基本户援藏经费(供暖项目经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无。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及时完成人员工资、各类保险、公积金等各项日常支出进度,对于为了及时加强预算资金执行,财务每月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给各科室及电子显示屏进行公开相关财务数据,让各科室及时了解各项工作经费收支情况等。本年整体支出执行率达到94.72%。本年中央转移资产资金结转103.58万元,原因是优先使用上年结转资金179.62万元;另一方面当年打造项目实施时间较晚,项目尾款支付资金合同期限未到等。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评分表
|
一 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得分 |
指标解释 |
||||
|
履职效能40分 |
整体效能20分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
10 |
10 |
反映年度预算编报时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中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
||||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
10 |
10 |
反映年度预算编报时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中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
||||||
|
专项效能20分 |
项目实施 程序 |
15 |
15 |
反映部门(单位)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是否按要求建立项目库、实施过程是否规范;项目招投标、调整、完成验收等是否履行相应手续等 |
|||||
|
项目监管 |
5 |
5 |
反映部门(单位)对所实施项目(包括专项工作经费和部门主管的自治区、市级专项资金分配给市、县实施的项目)的检查、监控、督促等管理等情况 |
||||||
|
预算编制5分 |
新增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 |
1 |
1 |
反映部门对申请新增预算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的落实情况 |
|||||
|
预算编制总体情况 |
2 |
2 |
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规范性等,预算申请是否符合本部门职责、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是否按照有关预算编制的原则达到规范、完整、细致的要求 |
||||||
|
绩效目标设置 |
2 |
2 |
反映绩效目标设置合理性、规范性 |
||||||
|
管理效能60分 |
预算执行16分 |
预算编制约束性 |
2 |
1 |
反映部门预算的调剂、年中追加资金情况 |
||||
|
部门预算资金支出率 |
10 |
9 |
反映部门预算资金支出进度 |
||||||
|
资金分配及时性 |
2 |
2 |
反映部门分配其主管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及时性 |
||||||
|
财务管理合规性 |
2 |
2 |
反映部门(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
||||||
|
信息公开4分 |
预决算公开合规性 |
2 |
2 |
反映部门(单位)预算决算公开执行到位情况 |
|||||
|
绩效信息公开情况 |
2 |
0 |
反映部门(单位)绩效信息公开执行到位情况 |
||||||
|
绩效管理15分 |
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
5 |
4 |
反映部门在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和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
|
绩效管理执行情况 |
5 |
4 |
反映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
||||||
|
绩效结果反馈处理情况 |
5 |
4 |
反映部门对监控预警结果处理、重点评价结果等的整改应用情况 |
||||||
|
采购管理5分 |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情况 |
1 |
1 |
反映部门在编制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编制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的情况 |
|||||
|
采购合理性 |
2 |
2 |
反映采购需求、采购方式合理性情况 |
||||||
|
采购内控制度建设 |
1 |
1 |
反映部门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
|
采购信息公开情况 |
1 |
1 |
反映采购信息公开合规性、及时性情况 |
||||||
|
资产管理5分 |
资产配置合规性 |
2 |
2 |
反映单位办公室面积和办公设备配置是否超过规定标准 |
|||||
|
|
资产收益上缴的及时性 |
1 |
1 |
反映单位资产处置和使用收益上缴的及时性 |
|||||
|
|
数据质量 |
2 |
2 |
反映部门(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数据质量 |
|||||
|
|
运行成本10分 |
公用经费控制情况 |
5 |
5 |
反映部门(单位)对日常公用经费的控制效果 |
||||
|
“三公”经费控制情况 |
5 |
5 |
反映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控制效果 |
||||||
|
合计 |
100 |
|
100 |
93 |
|
||||
二、绩效自评结论
我局根据通知精神,对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效益情况进行逐一评分,总体得分情况为93分。
三、绩效自评分析
(一)履职效能
1.整体效能。在服务重大项目上发力。成立林芝市司法局重大项目法律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牵头组建法律服务专班,深入施工单位、雅江公司等,开展专项普法;在行政立法上发力。公开聘请21名区内外法律专家,在全区率先组建林芝市行政立法专家咨询库,举办立法访谈系列活动。制定《林芝市行政立法咨询专家管理办法》《林芝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管理办法》《林芝市2024年度政府规章立法计划》,审查修改《林芝市房屋租赁安全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草案、指导制定《林芝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4部政府规章,合法性审核33份行政规范性文件,4份其他文件。今年以来共审查回复各类征求意见63份,备案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份。在行政执法监督上发力。制定出台《林芝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流程》《林芝市司法局、林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行政执法监督结果报告办法》《行政执法监督问题线索移交工作制度》及《林芝市法治环境专项组联席会议制度》。承办全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现场会,区司法厅将“林芝经验”“林芝工作法”在全区进行学习推广。以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深入23家行政执法单位,开展“驻点式”执法监督,共反馈问题106个,并将督导检查情况按月报送市委办、市政府办、派驻纪检监察组。在行政复议与应诉上发力。加快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建设,在全区首次开展行政复议听证,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目前共收到复议申请151件,受理131件,办结120件。在普法依法治理上发力。在全市打造9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1个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立“林芝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试平台”,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化、常态化。培养 1672 名乡村“法律明白人”,提前实现每个村(居)至少有3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构建“融媒体”普法矩阵,创作推出“乡音普法”短剧、法治微视频作品400余部,点击量超过5000万余次。今年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在公共法律服务上发力。提档升级林芝12348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试点推行“点援制”法律援助服务,增设察隅县、墨脱县公证咨询受理点。成立首家司法鉴定机构。对接司法厅,争取7名青年律师、2名援藏律师服务我市法治建设。积极对接广东省律师协会,解决朗县“无律师县”问题,在全区率先实现全覆盖。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75件,提供咨询4436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3744件;办理各类公证案件794件,上缴财政国库公证费73.76万余元,解答咨询8000余人次。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发力。建设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在提升基层工作实效上发力。在波密县成功举办全市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总结提炼司法所运行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司法所推广试行等
2.专项效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发挥法治化营商专
项组牵头统筹作用,组织相关单位召开2次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制定印发《林芝市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编印《林芝市服务实体经济“法治体检”实用法律手册》、《藏汉双语以案释法读本》;审理室听证室办案场所的打造一是高标准打造专业场所,建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要求的独立听证空间,配备同步录音录像、证据展示等设备,为后续案件审理的规范性提供技术保障。二是优化争议化解场景。通过功能分区体现程序公正性,增强当事人对行政复议的信任感。三是在听证室(审理室)设置公众旁听席,为后续实现“阳光复议”提供制度支撑,倒逼执法规范化。法治阵地建设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把法治宣传贯穿办案和服务的全过程,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化解纠纷,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
(二)管理效率
1.预算编制。每年财政下发关于上报下年度财政预算资金文件后,我局及时传达学习,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让各科室及时上报预算资金,通过财务人员,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经层层审核把关后,再进行上会研究。相关预算申报的佐证材料,每年及时装订成册归档。
2.预算执行。为更好地执行财政预算资金,本年一是调整完善了《林芝市司法局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林芝市司法局财务报销制度》《林芝市司法局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林芝市司法局采购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林芝市司法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林芝市司法局公务车辆管理制度》《林芝市司法局机关食堂管理办法》《林芝市司法局请销假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增强工作质效;二是为了强化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对各科室资金预算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报预算执行情况,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科学合理调整预算;三是进一步提高资金预算执行力度,每月预算资金收支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建立资金收支执行台账,发放至局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及时了解掌握资金到位、执行及使用情况,并在局大厅LED显示屏上进行公示,接受干部职工及群众监督。四是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方面,以季度召开视频调度会形式,听取各县(区、市)司法局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并邀请自治区司法厅装备财务保障处领导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进行专题授课,不断提高本系统财会监督管理工作质效。
3.信息公开。我局每年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自查,
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等。有关部门下达文件后我局及时公开预决算数据。
4.绩效管理。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执行。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突出绩效指标的重要性和综合性。
5.采购管理。调整完善了《林芝市司法局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林芝市司法局采购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等相关制度。
6.资产管理。调整完善了《林芝市司法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全面开展的固定资产清查,对所有固定资产贴了卡片标签等。财政第三方固定资产清查人员进入本单位进行盘点清查,前期工作已结束,清查报告目前待整理中。
7.运行成本。公用经费预算变动情况:2024年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为 64.19万元,2023年“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为 95.99万元。与上年减少33.03%,其支出减少主要原因为2023年度自治区承担的业务保障经费部分拨到“行政运行”中,2024年度未拨款此项经费。
“三公”经费变动情况:单位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7.7万元(只反映“公用经费”资金),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 6.58万元,与上年增加17.02%,其支出增加主要原因为我局本年工作任务重,整改事项多,出差任务重等导致差旅和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增长。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是财务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全面深入系统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加强个人自学全面提升工作能力;二是由于人员不足,对资产管理规定了解有待加强,进一步要完善资产的管理、使用、移交等各类台账及手续完善程序;三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每年10月开始编报下年度财政预算,这时无法准确把握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导致预算调剂次数多。将参照往年收支情况,结合下一年工作计划,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下一步请财政部门加大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