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仲萨巴村的果园里硕果盈枝,清甜的果香在山间弥漫。与往年不同,这片果园今年不仅迎来了忙碌的采摘农户,更通过抖音直播镜头,走进了全国万千网友的视野。仲萨巴村驻村工作队创新探索“互联网+助农”新模式,携手直播助农公司打造“线上直播+线下体验+送货上门”联动体系,让村里的优质苹果、梨子走出深山、直达餐桌,以数字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书写了新时代驻村帮扶的生动篇章。
“要帮村民把好果子卖出好价钱,就得跟上新时代的销售节奏。”驻村工作队队长在走访农户时的这句话,成为此次助农行动的起点。为确保活动精准落地、实效凸显,工作队早在直播启动前便开启“地毯式”摸排:队员们分片包干,深入每一户果农家中,详细记录水果品种、产量、成熟度等基础信息;同时穿梭于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果园生态环境,摸清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等影响水果品质的关键因素,全面掌握苹果、梨子的产销“家底”。在此基础上,工作队与直播团队展开多轮研讨,摒弃传统“叫卖式”带货思路,创新性地将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文旅宣传深度融合,精心策划“果园实景探访”“民俗文化穿插”等特色环节,让直播不仅是“卖货场”,更成为展示仲萨巴村风貌的“窗口”。
9月5日,随着抖音直播间“开播”按钮按下,仲萨巴村的“云端助农”行动正式拉开帷幕。镜头前,带货主播沿果园小径缓缓前行,沉甸甸的苹果缀满枝头、金黄的梨子压弯枝条的景象,通过高清画面实时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主播俯身采摘一颗苹果,用纸巾轻拭后咬下,“咔嚓”一声脆响透过麦克风传出,“皮薄得能看清果肉纹理,汁水特别足,甜而不腻,这就是仲萨巴村的味道!”生动的现场体验瞬间点燃网友购买热情,评论区里“想要”“怎么买”的留言刷屏不断。
直播过程中,主播还客串“乡村导游”,在镜头前介绍村庄的种植果园、传统农耕器具,讲述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甚至邀请果农现场展示传统的水果分拣、包装手艺。“原来这么好吃的水果,来自这么美的村子!”“不仅买到了果子,还‘云游’了乡村,太值了!”网友们的点赞与互动,让直播不再是单向的销售,更成为一次有温度的情感连接。据统计,自直播启动至活动阶段性收尾,直播间累计点击人数达4173人次,共成交680单,销售苹果、梨子3400余斤,让仲萨巴村的优质水果首次实现“批量走出大山”。
“线上热热闹闹,线下也要扎扎实实。”驻村工作队深知,助农不能只靠“云端热度”,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为此,工作队同步推出“线下体验+送货上门”服务:一方面邀请周边乡镇群众、机关单位干部走进果园,开展“亲手采摘、现场品尝”体验活动,让大家亲身感受水果的新鲜与品质;另一方面,队员们主动发动身边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组成“线下采购团”,针对采购量较大的客户,还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果农白玛扎西感慨道:“之前担心果子卖不出去会烂在树上,现在工作队不仅帮我们线上卖,还带着人来园子里买,甚至把果子送到家门口,我们再也不用愁销路了!”截至9月29日,线下累计销售苹果、梨子1685斤,线上线下合计帮助村民销售水果5085斤,为村民带来31045元增收,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次“直播+助农”行动,是仲萨巴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更是驻村工作队践行乡村振兴使命的生动缩影。它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数字技术的力量,不少果农开始主动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拍摄果园视频、与网友互动,乡村的数字活力被进一步激发。
仲萨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表示,将继续秉持“以民为本、助农增收”理念,在此次活动基础上总结经验、优化模式:下一步计划培育村民“本土主播”,让村民自己成为家乡产品的“代言人”;同时探索“直播+农产品深加工”路径,推动苹果干、梨膏等衍生品销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仲萨巴村驻村工作队将以更创新的思路、更务实的举措,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助力村民们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让美丽乡村的画卷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