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是工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林芝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工业领域绿色转型,探索“政策引领、创新驱动、梯度培育”模式,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根基、拓展绿色发展空间、厚植绿色发展动能,为绿色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注入“绿色”动力。2025年1-6月份,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17.1%;工业增加值6.82亿元、同比增长18.6%。
探索政策引领模式,夯实绿色工业发展根基。坚持政策引领。制定《林芝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科学布局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构建起符合林芝实际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坚持组织引航。成立绿色工业专项组,召开规划编制、项目推进等协调会、推进会,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高效指挥、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内外并举、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坚持金融引导。制定《关于推进2025年林芝市绿色金融重点任务举措的通知》,围绕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推进绿普融合基地建设等7大重点领域,细化制定13项具体措施,加大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高原生物医药等“双碳”关键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为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225.61亿元,同比增长25.46%。
探索创新驱动模式,拓展绿色工业发展空间。创新藏医药绿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藏医药资源优势,以奇正藏药为龙头的藏医药企业,通过可持续种植模式、野生资源保护与替代研究、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制药工艺等方式,形成藏药种植、加工、科研、保护等绿色生产体系,构建起“生态+医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024年,奇正藏药工业总产值12.18亿元,较2023年增长12.37%,较“十三五”末增长55.8%,年均增长9.5%。创新天然饮用水绿色发展模式。依托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纯净、矿物质含量均衡的独特优势,以招商引资为平台,以符合企业水源标准为磁石,成功引进国内饮用水行业领军企业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坚守生态底线,深化产业链整合,采取国际膜滤工艺等先进技术,通过绿色水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低碳智能制造与循环经济等方式,形成“生态保护+智能制造”的可持续水资源发展模式。2024年,全市天然饮用水产业取得SC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天然饮用水产业产量7690.989吨、销量7275.929吨,分别增长24.84%、26.15%。创新建材绿色发展模式。依托川藏铁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项目,聚焦原料供应、装备制造、技术研发等上下游产业,在巴宜、米林、墨脱、朗县等分园区落地一批绿色建材企业,引导规范发展商品混凝土产业,推广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支持高争建材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广泛应用除尘、循环水处理等先进技术,建立起“重大项目—绿色建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2024年,规上建材生产总产值6.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82%,年均增长23%。
探索梯度培育模式,厚植绿色工业发展动能。以资金支撑强培育。用好用足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高原特色产业电费补贴、出藏运费补贴等,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十四五”期间,申报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6批次,奖励工业企业23家涉及项目35个,奖励资金3176.35万元;兑现5家工业企业高原特色产业用电补贴284.2万元。以绿色创建强培育。健全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通过校地合作、企地共建、企企融合等协同创新模式,梯度培育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企业申报绿色制造名单企业,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道路。目前,全市现有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家、自治区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