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强力推进治理欠薪工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强化制度建设,筑牢治欠防线。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将治欠工作纳入干部年终考评、平安建设专项考评内容,倒逼责任落实。建立实名制问题定期通报制度,组建整改工作专班,督促整改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登记问题266个。截至目前,全市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登记在建工程项目445个,参与项目农民工3.52万人次,银行代发工资9.43亿元;为413家企业以第三方担保形式出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函(保险)、涉及资金4.65亿元,为2家企业清退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90万元。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拉起惩戒警线。发布《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致施工企业的倡议书》,公布举报投诉电话,邮箱、二维码等投诉渠道,制作发放安全帽维权联系卡,农民工维权手册等,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履行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义务。对恶意拖欠、拒不配合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对象名单,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系统,实施联合惩戒,保持对欠薪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将2家企业列入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对象名单,公安机关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起。
三是深入专项整治,兜牢根治底线。以实名制管理平台、国家欠薪平台为载体,对分账管理不到位、工资专户进账不足等问题向建设单位和行业监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函120份,对发现的欠薪线索向属地政府发出线索督办函47份,对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考勤不到位等问题向企业发出责令改正决定书4份。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春暖安薪”行动等,对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行为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15个,均已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欠薪线索269起,均已办结,为1641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2403.97万元,保持欠薪问题动态清零。